《余床帐为过兵卷去答梅山弟用余韵见寄》

时间: 2025-01-09 00:20:58

一床破帐护衰翁,席卷俄随掠骑东。

与妇同围肤炭火,呼儿排作肉屏风。

从来不起羊羔想,困倒何妨蝶梦通。

乱世流离多露宿,盖头有屋未为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床破帐护衰翁,
席卷俄随掠骑东。
与妇同围肤炭火,
呼儿排作肉屏风。
从来不起羊羔想,
困倒何妨蝶梦通。
乱世流离多露宿,
盖头有屋未为空。

白话文翻译:

一床破旧的帐篷保护着这位衰老的老人,
帐篷在战斗的骑兵冲击下迅速卷走。
和妻子一起围着炭火取暖,
呼唤儿子把肉做成屏风挡风。
从来没有想到羊羔的事,
即使困倦也无妨做个美梦。
在这动乱的时代,流离失所的人常常露宿,
头顶上虽然有房屋,却也未必是家。

注释:

  • 破帐:破旧的帐篷。
  • 衰翁:衰老的老人。
  • 席卷:迅速卷走。
  • 掠骑:掠夺的骑兵。
  • 肤炭火:用皮肤围绕的炭火,指围坐在火旁取暖。
  • 肉屏风:用肉做成的屏风,意指用食物挡风。
  • 羊羔:比喻无忧无虑的生活。
  • 蝶梦:指梦中的美好幻想。
  • 露宿:在户外过夜。
  • 盖头:指房屋的屋顶。

典故解析:

  • “羊羔想”:寓意生活的安逸与舒适,这里暗示着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蝶梦通”:借用庄子《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梦境与现实的模糊,以及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社会现实著称,风格朴实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动乱时期,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苦与无奈。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动荡和家庭流离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动乱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与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以“破帐”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不安稳的氛围,老人被迫躲避战乱,帐篷的破旧象征着生活的艰难。接下来的描绘,夫妻围着炭火取暖,体现了在困境中对温暖和家庭的渴望。诗中“肉屏风”的形象,既生动又有趣,展示了人们在逆境中用智慧和幽默来对抗困苦的精神。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羊羔想”和“蝶梦通”的意象,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盖头有屋未为空”,言简意赅却深刻,传达了即使有房屋却未必能称之为家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床破帐护衰翁:破旧的帐篷保护着老者,揭示了生活的窘迫。
  • 席卷俄随掠骑东:战乱迅速而来,表达了动荡的无情。
  • 与妇同围肤炭火:夫妻团聚取暖,体现家庭温情。
  • 呼儿排作肉屏风:用食物挡风,表现家庭的艰辛与智慧。
  • 从来不起羊羔想:未曾奢望安逸,反映出对现实的接受。
  • 困倒何妨蝶梦通:即使困倦,也愿做美梦,体现出诗人的乐观。
  • 乱世流离多露宿:强调社会动荡的残酷。
  • 盖头有屋未为空:有屋却无家,表现出对家园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肉屏风”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如“呼儿排作肉屏风”与前句呼应,构成对比。
  • 拟人:通过“梦通”让梦境具有人性,增添了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全诗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借助动乱背景下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不幸命运的无奈接受。诗人即使身处乱世,仍然保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意象分析:

  • 破帐:象征着不安定的生活,反映了人们的脆弱。
  • 炭火:象征温暖和家庭,体现了人们对温暖的渴望。
  • 羊羔:代表安逸与无忧,暗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蝶梦:象征美好的幻想,反映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帐”指的是什么? A. 新帐篷
    B. 破旧的帐篷
    C. 豪华房屋
    D. 游乐场

  2. “肉屏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食
    B. 温暖与庇护
    C. 战争
    D. 自然景观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家园的怀念
    B. 对战争的恐惧
    C. 对未来的信心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著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家庭生活状态,而杜甫则更关心国家的兴亡与社会的动荡。两者都反映了身处乱世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陈著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