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西寺月石桥二首
相逢相约到云閒,
欲往从人却又还。
留取有余无尽意,
眼中处处见西山。
白话文翻译:
相约在云雾缭绕的空中相逢,
想要去见那人,却又犹豫不决。
留存下那无限的情意,
眼中无处不在都映现着西山的影子。
注释:
- 云閒:指云雾环绕的空中,表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
- 从人:意指同行的人或想要见的人。
- 有余无尽意:表达情感的丰富与无尽,意即留存的情意是多而无尽的。
- 西山:可能是指西方的山峦,象征着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西寺附近的石桥上,观赏月色与山景,因而激发了他的抒情创作。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环境与情感的细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颇具层次感,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远而富有情感的氛围。开篇的“相逢相约到云閒”,即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笼罩在云雾中的空间,仿佛与友人的相聚是在一个超脱于尘世的仙境中。接下来的“欲往从人却又还”则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却又因某种原因无法前往的无奈,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
而“留取有余无尽意”则是诗人对情感的总结,表达了虽然身处不同地方,但心中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是无尽的,这种情感的留存更显得珍贵。最后一句“眼中处处见西山”则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心绪的投射,西山象征着思念与归属,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相逢相约到云閒: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相聚场景,充满了浪漫的情怀。
- 欲往从人却又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去见却又不能。
- 留取有余无尽意:强调了情感的深厚与无穷,情意的留存是心灵的寄托。
- 眼中处处见西山:通过视觉意象表达思念的广泛与深刻,西山成为情感的象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相逢相约”与“欲往从人”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云”、“月”、“西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 隐喻:西山不仅仅指自然景观,也隐喻着对故土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与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层情感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閒:象征自由与理想的空间,表示一种轻盈的心境。
- 西山:作为自然的象征,承载着思乡与情感的寄托,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相逢相约到云閒”中“云閒”指的是什么? A. 云雾缭绕的地方
B. 人群聚集的地方
C. 书房内 -
“眼中处处见西山”中,西山象征了什么? A. 友人的存在
B. 思乡之情
C. 生活的烦恼 -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 A. 欢乐
B. 思念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具有相似的抒情风格。
诗词对比:
- 陈著与王维的作品在意境上都有山水情怀,但王维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陈著则更多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内心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