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时间: 2025-01-19 22:00:29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
野萍始宾荐,场苗初絷维。
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
及遭荣遇来,乃觉才力羸。
黄纸诏频草,朱轮车载脂。
妻孥及仆使,皆免寒与饥。
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永怀山阴守,未遂嵩阳期。
如何坐留滞,头白江之湄。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非少。
报国竟何如,谋身犹未了。
昔尝速官谤,恩大而惩小。
一黜鹤辞轩,七年鱼在沼。
将枯鳞再跃,经铩翮重矫。
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
平生颇同病,老大宜相晓。
紫绶足可荣,白头不为夭。
夙怀慕箕颍,晚节期松筱。
何当阙下来,同拜陈情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
野萍始宾荐,场苗初絷维。
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
及遭荣遇来,乃觉才力羸。
黄纸诏频草,朱轮车载脂。
妻孥及仆使,皆免寒与饥。
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永怀山阴守,未遂嵩阳期。
如何坐留滞,头白江之湄。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非少。
报国竟何如,谋身犹未了。
昔尝速官谤,恩大而惩小。
一黜鹤辞轩,七年鱼在沼。
将枯鳞再跃,经铩翮重矫。
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
平生颇同病,老大宜相晓。
紫绶足可荣,白头不为夭。
夙怀慕箕颍,晚节期松筱。
何当阙下来,同拜陈情表。
白话文翻译
我今年五十七岁,获得的荣誉和名声究竟有多少呢?
经过了三次科举考试,成为了苏杭两地的官员。
我的才能本来就浅薄,心力也虚耗得很辛苦。
也许我能像众人一样,终老于尘世之中吧。
我今年五十七岁,回去的确已经晚了。
经历了十五个职务,数目就如同珠子一样累累。
野外的水萍初被推荐,田间的苗木刚刚被栓住。
因为读了管仲和萧何的书,我暗自慕慕那些有大作为的人。
当我获得荣华富贵的时候,却感到才力的羸弱。
黄纸诏书频频下达,朱轮车载着脂肪的贡品。
我的妻儿和仆人都免除了寒冷和饥饿。
我反省自己,心中感到惭愧,了解我的人却很少。
我常怀念山阴的守道,未能如愿去嵩阳山。
怎么会坐着滞留在这里,白发苍苍在江边。
我今年五十七岁,所获的荣名并不少。
可报国的事情究竟如何,谋求自身的安稳依然未了。
曾经因为急于求官而受到谤言,恩德大却惩罚小。
一次被贬如同鹤辞轩,七年如同鱼在沼泽中。
将要枯萎的鱼再跃,经过剪翅的重飞。
白日照耀得明亮,青云却高不可攀。
我一生有许多相似的遭遇,年老时应当互相理解。
紫绶虽足以荣宠,白头却不为夭折。
我早年仰慕箕颍,晚年期望松竹。
什么时候能够阙下来,一同拜读《陈情表》。
注释
- 甲乙三道科:指科举考试的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
- 苏杭:指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地方在唐代是重要的行政区划。
- 才力羸:才华和能力衰弱,感到无能为力。
- 紫绶:指一种官职的标志,象征着荣华富贵。
- 陈情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书信,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忠臣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喜爱。他一生经历了多次官职变迁,作品涉及爱情、人生、政治等多个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五十七岁时,反映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荣华富贵的思考与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以自述的方式,真切地表达了他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反思。诗的开篇便以“我年五十七”引入,直接将年龄与人生的思考结合,给人一种沉重的时间感。诗人通过对自己所获荣名的反思,揭示了权力与名声的虚幻,强调了才华和能力的重要性。
在诗中,白居易不仅回顾了自己在官场的经历,还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在提到“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时,诗人表现出对平凡生活的接受与无奈。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意识到单靠名利无法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诗中的“白日上昭昭,青云高渺渺”反映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距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真挚,尤其是在最后几句中,诗人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求理想,体现了他即使在年老之际依然希望有所作为的坚定决心。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个人的自述,更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广泛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直接交代年龄与名声的关系,反思个人成就。
-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提到科举与官职,暗示个人奋斗的历程。
-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表达自谦之心,强调才能的不足。
-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思考人生的归宿,接受平凡的结局。
修辞手法:
- 对比:白居易通过对比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展现了内心的矛盾。
- 反复:诗中反复提到“我年五十七”,增强了时间的沉重感。
- 比喻:如“七年鱼在沼”,比喻官场的艰难与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的反思,白居易通过自身的经历探讨了荣华与理想、名声与才能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荣名:象征着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
- 尘土:代表平凡和归宿,暗示人生的有限。
- 青云:象征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自己多少岁?
- A) 47
- B) 57
- C) 67
-
“甲乙三道科”指的是?
- A) 三种考试
- B) 三个州
- C) 三个官职
-
诗中提到的“紫绶”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荣华
- C) 官职
答案:
- B) 57
- A) 三种考试
- B) 荣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居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杜甫在诗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反思与哲理。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文网》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白居易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这首诗的深厚内涵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