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咏》

时间: 2024-09-19 21:45:29

〔时年十九〕汉家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

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

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

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

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

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

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

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

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

非君谁相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陵咏
王维

时年十九汉家李将军。
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
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
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
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
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
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
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
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
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
非君谁相理。

白话文翻译:

李将军年方十九,是汉家的英才,三代以来将门之后。他从小聪明过人,少年时便成了壮士。驰骋边塞,深入敌营,旌旗在战场上对峙,箫鼓声悲切不已。黄昏时分,沙漠的边缘,战斗的声音在烟尘中回荡。将领下令,敌人必定被消灭,岂止是为了名声。可惜失去了大军的支援,最终不得不承受穷途末路的耻辱。年少时受过汉家的恩惠,怎能忍心坐在这里思念这一切。心中深切渴望报恩,却未能以死来回报。仰望远方,希望能见到你,除了你,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注释:

  • 李将军:指的是历史上的李陵,汉朝名将,因战败而受到争议。
  • 三代将门子:指李陵出身于将门世家,三代都是军事世家。
  • 奇策:指李陵的军事才能和策略。
  • 单于:指匈奴的首领。
  • 旌旗列相向:形容两军对峙的场景。
  • 婴穹庐耻:指李陵因为失去援军而感到羞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以清新、自然、含蓄的风格著称。王维在诗歌和绘画上均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维对李陵的历史事件的感慨,李陵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因战败而受到汉朝的质疑和责难。王维通过李陵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与对身世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陵咏》不仅是对李陵个人命运的叙述,更是对历史、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王维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出李陵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展现出他身为将领的责任与压力。首联直接点名李陵,接着描述他英勇的少年时代以及他在战场上的无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示了命运的无常。

诗中反复提到的“汉恩”和“穹庐耻”,不仅反映了李陵对汉朝的恩情,也暗示了他在战斗失败后的愧疚与无奈。王维通过对李陵内心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壮与无奈,体现了王维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提到李陵年仅十九,强调其年轻与才华。
  • 诗中多次提到李陵的将门背景,显示出其军事才能。
  • 描述了李陵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然而战斗的悲剧也随之而来。
  •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李陵的内心挣扎,表达了他对汉朝的感恩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句子常常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战斗的声音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比如“旌旗列相向”比喻战斗的紧张局势。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追忆,以及对忠臣命运的思考,反映了王维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英勇与责任。
  • 战场:象征着生死与荣辱。
  • 旌旗:象征着战争与希望。
  • 箫鼓:传递出悲伤与凄凉的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内涵,也反映了王维对于历史和忠诚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陵年方几岁时成为将军?

    • A. 十八
    • B. 十九
    • C. 二十
    • D. 二十一
  2. 李陵在战斗中失去了什么?

    • A. 名声
    • B. 大军援
    • C. 朋友
    • D. 家乡
  3. 诗中提到的“少小蒙汉恩”指的是什么?

    • A. 李陵的成就
    • B. 李陵对汉朝的感恩
    • C. 李陵的家庭背景
    • D. 李陵的战斗经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马篇》:王维的另一首诗,也涉及战争的主题。
  • 《从军行》: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边塞的生活与战争。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的《李陵咏》和王昌龄的《从军行》,两者都描绘了战争场景,但王维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历史的反思,而王昌龄则更强调战争的壮烈与激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