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其四》
时间: 2025-01-19 16:0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馆临澄陂,旷然荡心目。
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
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
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
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水面、宽广的心境。水面轻轻荡漾,与天空的云朵相互映衬,仿佛在展现出一幅玲珑剔透的画卷。鸟巢在空旷的林间安家,雉鸡的叫声在幽静的山谷中回响。行走在这片美丽的风景中,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徘徊之际又觉得无暇顾及。沿着春天的堤岸,倚靠在高大的树木旁,望着远方的景象,天色渐渐暗淡,后面的洲头正变得绿意盎然。
注释:
- 高馆:高耸的楼阁。
- 澄陂:清澈的水塘。
- 淡荡:轻轻地荡漾。
- 玲珑:形容精致、细腻。
- 鹊巢:喜鹊的巢。
- 雉雊:雉鸡的叫声。
- 踯躅:犹豫不决、徘徊的样子。
- 纡组:弯曲的堤岸。
- 侧弁:侧身倚靠。
- 弦望:遥望的样子。
- 已晦:天色已暗。
- 洲应绿:洲头的草木渐渐变绿。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明显的典故,但“鹊巢”“雉雊”等意象常用来表现自然生活,展现一种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被称为“诗中有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晚年的大理别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诗人通过“高馆临澄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给人以心灵的宁静。诗中的“淡荡动云天”不仅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平和的状态。王维善于在自然景物中融入自身的情感,诗中“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在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此外,诗中“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美,还触动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寄托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馆临澄陂:高楼临近清澈的水塘,暗示了风景的优美。
- 旷然荡心目:心灵在开阔的环境中感到舒畅。
- 淡荡动云天:水面轻轻波动,映衬着天空的云彩。
- 玲珑映墟曲:水面如镜,映出村庄的曲折景象。
- 鹊巢结空林:喜鹊在空旷的树林中筑巢,表现自然的生机。
- 雉雊响幽谷:雉鸡在幽静的山谷中鸣叫,增添了自然的声音。
- 应接无闲暇: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时间似乎停滞。
- 徘徊以踯躅:在美景中徘徊,心生犹豫。
- 纡组上春堤:沿着弯曲的春堤而行。
- 侧弁倚乔木:倚靠在高大的树木上,享受宁静。
- 弦望忽已晦:遥望之间,天色渐暗。
- 后期洲应绿:后面的小洲已然绿意盎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借助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的情感。
- 拟人:如“雉雊响幽谷”,赋予动物以声音,增添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韵律和对称使得语言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馆:象征高洁的生活理想。
- 澄陂:清澈的水象征纯净的心灵。
- 鹊巢:象征生机与繁衍。
- 雉雊:自然的声音,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 春堤:春天的景象,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馆临澄陂”指的是: A. 高楼临近水塘
B. 高山临近河流
C. 高楼在城市中
D. 高山在森林中 -
诗中“淡荡动云天”描述了什么景象? A. 风吹雨打的天气
B. 水面轻轻荡漾的情景
C. 云彩遮住太阳
D. 天空下起了小雨 -
诗人通过“徘徊以踯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忐忑不安
B. 流连忘返
C. 绝望无助
D. 轻松自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突出幽静、隐逸的气氛,而《晦日游》则更加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流连与思考。
参考资料:
- 《王维诗文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