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七》

时间: 2025-01-14 11:51:41

吴笺小砑。

清课茸窗下。

早擅簪花时誉也。

犹是卫恒未嫁。

摩挲晋石唐碑。

安排象管乌丝。

我愧瘦金家法,拈毫特地矜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笺小砑。清课茸窗下。早擅簪花时誉也。犹是卫恒未嫁。摩挲晋石唐碑。安排象管乌丝。我愧瘦金家法,拈毫特地矜持。

白话文翻译:

小小的吴笺轻轻摩挲,清晨的课程在窗下进行。早已赢得了簪花时节的赞誉,但仍然是卫恒那样未婚的状态。轻轻抚摸着晋代的石碑和唐代的铭文,安排着象牙管和乌丝。我感到愧疚,无法达到瘦金体的标准,写毛笔时显得特别矜持。

注释:

  • 吴笺:一种轻薄的纸,常用于书信。
  • 清课:清晨的学习或课堂。
  • 簪花时:指春天的花开时节,象征美好和赞誉。
  • 卫恒:卫恒,字子君,东汉人,以未婚和清白著称。
  • 摩挲:轻轻抚摸,形容对古迹的珍视。
  • 晋石唐碑:指晋代和唐代的石刻碑文。
  • 象管乌丝:象牙制的管子和黑色的丝线,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 瘦金家法:指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瘦金体以其细长、优雅著称。
  • 拈毫:拿起毛笔,写字的动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文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赵尊岳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之际,表达了他对古迹的珍视和对书法艺术的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自我反思。开篇的“吴笺小砑”体现了诗人对书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的珍视,同时也暗示着一种亲切感与温暖。接下来的“清课茸窗下”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学习画面,透露出一种优雅的文化气息。

诗中提到的“簪花时誉”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自豪,而“犹是卫恒未嫁”则暗示着对个人状态的自省,似乎在感慨即使获得了外界的认可,内心仍有未解的遗憾。作者在“摩挲晋石唐碑”中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最后几句“我愧瘦金家法,拈毫特地矜持”则是对自身书法技艺的谦逊与自我要求,展现了诗人追求完美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省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对个人境遇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吴笺小砑”:象征着轻柔与细腻,暗示了作者的心境。
    • “清课茸窗下”:描绘了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传递出文化氛围。
    • “早擅簪花时誉也”:自豪于早已获得的赞誉,展现个人成就。
    • “犹是卫恒未嫁”:感慨个人未婚状态,反映内心的遗憾。
    • “摩挲晋石唐碑”:表达对古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 “安排象管乌丝”:象征对艺术的追求与重视。
    • “我愧瘦金家法”:谦逊地反思自己的书法水平。
    • “拈毫特地矜持”:表现出对书法的高标准要求。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早擅簪花时誉”、“犹是卫恒未嫁”,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具体事物象征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
    • 拟人:通过“摩挲”赋予古碑以温情,显示对历史的尊敬。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对个人成就的自省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文化情怀与个体的矛盾心理。

意象分析:

  • 吴笺:象征书信与沟通,代表着情感的传递。
  • 清课:代表学习与知识的追求。
  • 簪花时: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卫恒:代表单纯与清白的理想状态。
  • 晋石唐碑:象征着古代文化的厚重与传承。
  • 瘦金家法:象征对书法艺术的高标准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笺”指什么?

    • A. 一种轻薄的纸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书法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哪位历史人物的敬仰?

    • A. 王羲之
    • B. 卫恒
    • C. 李白
  3. 诗中提到的“瘦金家法”代表什么?

    • A. 书法风格
    • B. 诗歌体裁
    • C. 绘画技法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对比《清平乐 其七》与《春江花月夜》,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的自省,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宏大与美丽。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代诗词选读》
  • 《书法经典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