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18:53:50

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

一路衣香随蝶至,不辨人丛花气。

枝枝红艳消魂,相携翠管金尊。

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
一路衣香随蝶至,不辨人丛花气。
枝枝红艳消魂,相携翠管金尊。
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

白话文翻译:

每年春天的景象,在西直门前的寺庙中总是如旧。
一路上,衣香随蝴蝶而来,花香浓郁,以至于分不清是人还是花的气息。
每一枝红艳的花都让人心神荡漾,我与友人共饮美酒。
忽然,绿杨树下微风拂起,我靠在栏杆上独自数着春天的痕迹。

注释:

  • 年年春事:每年春天的情景。
  • 西直门:北京的一处地名,古时是京城的门户之一。
  • :寺庙,指的可能是西直门附近的某个寺庙。
  • 衣香:衣服的香气。
  • :蝴蝶,象征春天的生机。
  • 不辨人丛花气:分不清是人的香气还是花的气息。
  • 枝枝红艳:每一枝花都非常鲜艳。
  • 消魂:使人神魂颠倒,形容花的美丽。
  • 翠管金尊:指的是青色的酒杯和金色的酒壶,象征饮酒的美好场景。
  • 春痕:春天留下的痕迹,可能指花开、绿柳等春天的象征。

典故解析:

该诗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西直门作为古代北京的一个重要地标,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诗中提到的“翠管金尊”可以看作饮酒的雅致场景,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春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展现了典雅的生活情调与对春天的赞美,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清平乐五首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诗的开头“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直接点出地点和季节,给人以时空感。接着,诗人通过“衣香随蝶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日场景,仿佛能闻到花香和感受到蝴蝶翩翩起舞的画面。诗中“枝枝红艳消魂”描绘了春花的艳丽与迷人,传达了诗人的心情如花般绚烂。接下来的“相携翠管金尊”,则表现了与友人共饮的欢愉,显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句“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则以一个静谧的瞬间结束,表现了诗人在春日微风中对过往时光的感慨与思索,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整首诗既有生动的春日描绘,又有深刻的人生感悟,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每年春天的情景,指的是在西直门前的寺庙。
  2. 一路衣香随蝶至,不辨人丛花气:沿路的香气如同蝶儿飞舞,令人分不清是人的香气还是花的气息。
  3. 枝枝红艳消魂:每一枝的鲜红花朵都让人心神荡漾。
  4. 相携翠管金尊:与朋友共饮美酒,享受欢愉。
  5. 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一阵微风掠过,诗人倚在栏杆上,独自反思春天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人的香气相提并论,增加了画面感与趣味性。
  • 拟人:花与蝶似乎拥有了生命,展现出生机与活力。
  • 对仗:如“翠管金尊”对比鲜明,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友人相聚时光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美好瞬间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事:春天的景象,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衣香:代表春日的芳香,传达了春天的美丽。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红艳:花的颜色,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翠管金尊:象征饮酒的雅致与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点是: A. 西直门
    B. 东直门
    C. 南锣鼓巷

  2. 诗人描绘的春天有哪些景象?
    A. 红艳的花
    B. 白雪皑皑
    C. 秋叶纷飞

  3. “倚栏独数春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对春天的感怀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慈铭的《清平乐五首 其一》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的诗中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而李慈铭则侧重于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李慈铭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