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时间: 2025-01-14 04:5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
枝头黄乌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
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
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
偶然案头余酒杯,偶然蹑履山僧来。
自斟自醉当自去,礼岂设为我辈哉。
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纵能拂衣归故山,农耕社稷亦不闲。
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得到的“百年后又能再得百年,今天还得好好爱惜今天。”
在化人宫中,什么都是空无的,只有书卷一卷和酒壶一只。
树梢的黄鹂在唱曲,西山的白云像画一样。
早晨爱的是早晨的阳光照耀东边的山峰,傍晚映照的是夕阳映红东窗。
不管老朋友是否来访,不管朝政事务是否挂心。
偶尔在案头留下酒杯,偶尔山僧轻声走来。
自斟自醉便是归去,礼节何必为我们设定呢?
昨夜在迷梦中,意念飞扬,醒来时将梦中语述说。
百年又怎能再得百年,今天还须珍惜今天。
即使能够随意回归故乡,农耕社稷也未必闲暇。
何不在此享受其中的乐趣,天地之间另有生涯。
注释
- 化人宫:指的是虚幻的境界,象征着不切实际的追求。
- 道书:道教经典,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
- 黄乌:黄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东岫:指东边的山峰,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 故人:旧友,代表着人际关系与社交的羁绊。
- 懵腾:指迷糊和飘荡的状态,表达了梦境与现实的交融。
- 社稷:国家,土地,表示对生存与责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生于江苏,崇尚道教,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世贞中年时期,他经历了个人与社会的种种变迁,诗中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王世贞的《梦中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出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开篇以“化人宫中百事无”引入,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闲适的态度,似乎在揭示世间的繁华与虚无。接着,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的反复强调中,诗人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才是生活的真谛。无论是往昔的朋友,还是朝夕的事务,都不能占据我们对今天的珍惜。最后,诗人以“何如且会此中趣”总结,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乐趣,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化人宫中百事无:在虚妄的境界中一切皆无,强调现实的空虚。
- 道书一卷酒一壶:只有书和酒,表明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枝头黄乌听作曲:自然的声音是心灵的音乐,象征生活的美好。
- 朝爱朝暾上东岫:对早晨的赞美,体现对新生的渴望。
- 夕映夕阳映东牖:夕阳的美景,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瞬间。
- 任他故人不通谒:不在乎旧友的拜访,强调个人内心的独立。
- 偶然案头余酒杯:生活中的偶然性,表达诗人的随性。
- 昨夜懵腾意超忽:梦中意念的飘忽,反映出人类对未知的探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比作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美。
- 对比:早晨与傍晚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排比:多次出现的“任他”句式,强调诗人对外界的淡然态度。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在于“珍惜当下”,提倡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化人宫:象征着虚幻的境界,表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 黄乌: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和活力。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梦幻,反映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酒杯:象征着生活的享受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百年那得更百年”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珍惜今天
- B. 怀念过去
- C. 向往未来
- D. 忘记烦恼
-
“化人宫中百事无”中的“百事无”是什么意思?
- A. 一切繁忙
- B. 生活安宁
- C. 一切空虚
- D. 事事如意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定风波》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梦中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强调了对生活的珍惜与享受,但王世贞更注重内心的安宁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王世贞诗词集》
- 《明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