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明府》
时间: 2025-01-17 10:2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陈明府
作者: 黄朝宾 〔明代〕
十载交情尚布衣,
二天为别思依依。
粤王台下甘棠在,
姜相峰前倦鸟归。
下榻自惭徐孺子,
登堂曾对谢玄晖。
彭湖秋水他宵月,
应照芦花两钓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陈明府十年来的交情依旧如当初的布衣之友,而如今分别的时刻令人感到依依不舍。在粤王台下,甘棠树依然在生长;而在姜相峰前,疲倦的鸟儿也回归家园。诗人自愧不如徐孺子,曾在登堂时对谢玄的光辉感到自愧不如。最后,彭湖的秋水映照着昨夜的月亮,似乎也在照亮那两岸的芦花和钓鱼的人。
注释:
- 十载:十年。
- 交情:交往的情谊。
- 布衣:指平民百姓,常用来形容志趣相投的朋友。
- 粤王台:指粤王的台榭,象征着高雅的场所。
- 甘棠:一种植物,古人常用来象征友谊。
- 姜相峰:姜相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峰则是山峰的意思,象征着归隐。
- 倦鸟归:比喻归家的感觉,表达对归属的向往。
- 徐孺子:徐孺子是指东汉的名士徐庶,以博学多才著称。
- 谢玄晖:谢玄是东晋名士,以才华横溢著称。
- 彭湖:指彭蠡湖,以水景著称。
- 芦花:芦苇的花,常常与江湖景色联想在一起,象征自然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朝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友谊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用典雅的意象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送陈明府》写于黄朝宾与朋友陈明府分别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情感。诗中不仅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流露出对人生及归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送陈明府》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十年交情的珍贵。诗的开头以“十载交情尚布衣”引入,表明即便身为平民,彼此之间的友谊却如同贵族般深厚。接着,通过“二天为别思依依”,诗人将离别的情感描绘得细腻动人,仿佛离别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
在描绘景物时,诗人以粤王台下的甘棠和姜相峰前的倦鸟作为意象,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情结合,传达出一种归属感与思乡情。甘棠象征着友谊的长存,而倦鸟归则传达了对家的渴望与依恋。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谦自愧,提到“下榻自惭徐孺子”,使人感受到对友人才能的敬仰,同时也对自己能力的反思。通过“彭湖秋水他宵月”,诗人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对友谊的永恒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人生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载交情尚布衣:十年的友谊依然如同普通百姓般真挚。
- 二天为别思依依:分别的时刻令人感到不舍,情感深厚。
- 粤王台下甘棠在:粤王台下的甘棠树,象征着友谊的长存。
- 姜相峰前倦鸟归:在姜相峰前,疲惫的鸟儿归来,映射归属感。
- 下榻自惭徐孺子:自愧不如徐庶,表现对友人才能的钦佩。
- 登堂曾对谢玄晖:曾与谢玄相对,感慨自己缺乏光辉。
- 彭湖秋水他宵月:彭湖的秋水映照着昨夜的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
- 应照芦花两钓矶:月光映照着芦花和钓鱼的人,营造出宁静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倦鸟归”,比喻归属和思乡的情感。
- 对仗:如“粤王台下甘棠在,姜相峰前倦鸟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归属的渴望和对友人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棠:象征友谊的长久与美好。
- 倦鸟:象征归属感与思乡情。
- 秋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
- 芦花:象征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载交情”指的是几年的友谊?
A. 五年
B. 十年
C. 二十年
D. 三年 -
“粤王台下甘棠在”中的“甘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权力
D. 学问 -
诗中提到的“倦鸟归”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归属感
C. 旅行
D. 渴望
答案:
- B. 十年
- B. 友谊
- B. 归属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更多聚焦于离别的凄凉。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但更侧重于前途的展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