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晁之家园六咏·露华》

时间: 2025-01-01 17:42:53

水气澄鲜暑气微,一池菡萏映涟漪。

精神妙处无人见,只在风清月冷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气澄鲜暑气微,一池菡萏映涟漪。精神妙处无人见,只在风清月冷时。

白话文翻译

水面清澈,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的暑气,池塘里盛开的荷花映照着涟漪。那种精神的妙处,没有人能看到,只有在风清月冷的时刻才能体会。

注释

  • 水气:指水面上升起的气体,形容水的清新。
  • 澄鲜:澄清而新鲜,形容水的清澈。
  • 暑气微:微微的炎热,形容夏天的清凉感。
  • 菡萏:即荷花,古代称之为“菡萏”,是美的象征。
  • :映照,反射。
  • 涟漪:水面上轻微的波纹。
  • 精神妙处:指诗人心中所感悟到的那种微妙的精神境界。
  • 无人见:没有人能够理解或领会。
  • 风清月冷:指清风徐来,月光清冷的夜晚,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年不详,卒于1120年),字文德,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受到苏轼的影响,擅于描写山水及其间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季,描绘的是一个清凉的池塘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展现了宁静和清幽的环境,以及在特定时刻内心的感悟。

诗歌鉴赏

《露华》在意境上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对一个夏日池塘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两句“水气澄鲜暑气微,一池菡萏映涟漪”以清晰的视觉图像和触感捕捉了夏天的清凉,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菡萏的出现,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象征。

后两句“精神妙处无人见,只在风清月冷时”则转向内心的探寻,强调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往往忽视的精神领悟。诗人认为,唯有在风清月冷的时刻,才能感知到那种深邃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读来让人倍感清新与宁静,具有深远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气澄鲜暑气微:描绘夏日清晨或傍晚的池塘,水气与暑气交融,营造出一种清新而不燥热的氛围。
  2. 一池菡萏映涟漪:描写池塘中的荷花,映衬着水面微波荡漾,表现出自然的活力和美丽。
  3. 精神妙处无人见:暗示内心的感受和领悟,强调这种感觉往往难以被他人理解。
  4. 只在风清月冷时:指出这种妙处的特定时刻,强调了自然条件对内心感悟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精神感悟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 对仗:如“水气澄鲜”与“暑气微”,形成了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意象:水、荷花、清风、月光等意象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夏日夜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的内心的平和与智慧。通过自然的景象,诗人引导读者反思内心的灵魂深处,倡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纯净与生命,代表着自然的灵动。
  • 菡萏:象征着美丽与生命的希望,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涟漪:寓意着生命的波动与变化,暗示着内心的感受。
  • 风清月冷:象征着宁静与清新,代表了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气澄鲜暑气微”中的“澄鲜”指的是: A. 浑浊而热
    B. 清澈而新鲜
    C. 暖和而湿润
    D. 透明而寒冷

  2. “只在风清月冷时”中,强调了哪种时刻的重要性? A. 热闹的白天
    B. 狂风暴雨的夜晚
    C. 清静的夜晚
    D. 人声鼎沸的时刻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月光引发的思念,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情感。

诗词对比

  • 《夏日绝句》(李清照):同样表达夏日的感受,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露华》则更侧重于自然与精神的结合。
  • 《池上》(白居易):两者都以荷花为题材,但白居易更注重于描写荷花的美,而姜特立则强调了内心的体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许多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当时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赏析与解析,提供更多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