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目深颧起貌崭然,
长臂厖眉耸两肩。
宛似阿罗老尊者,
不妨时说小乘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相独特的人,眼睛深邃,颧骨高耸,显得神态威武;他长臂粗眉,两肩耸起,形态显得挺拔,宛如阿罗汉的老者。这样的形象,倒是可以在闲暇时谈论一些小乘禅理。
注释:
- 目深:形容眼睛深邃。
- 颧起:指颧骨高耸,表明面部轮廓分明。
- 长臂厖眉:长臂和浓眉,强调其身材和面部特征。
- 阿罗:阿罗汉,佛教中已经证得果位的圣者。
- 小乘禅:指一种相对简单的禅修方式,通常与大乘佛教相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生于盛世,经历多次仕途波折。他的诗作多以描绘生活和哲理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一位长者的观察与思考中,表达了他对人性和佛教哲理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一位长者的外貌特征,融合了对佛教中的阿罗汉形象的联想,展现出一种哲理与生活的交融。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情感。长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外表的描绘,更是内在智慧的象征,暗示了他在小乘禅中的智慧与深邃。诗人在看似平常的描述中,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目深颧起貌崭然:描绘了长者的深邃眼神和高耸颧骨,突显其独特的外貌。
- 长臂厖眉耸两肩:进一步强调了长者的身材特征,显示出一种威严感。
- 宛似阿罗老尊者:将长者与佛教中的阿罗汉联系起来,暗示其智慧与深邃的内涵。
- 不妨时说小乘禅:表达了诗人对长者的敬意,也暗示了与佛教哲理的渊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者比作阿罗汉,提升了其形象的神圣感。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一位长者的描绘,传达了对智慧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尊重。
意象分析:
- 深邃的眼睛:象征着智慧与洞察力。
- 高耸的颧骨:体现出一种威严与力量。
- 阿罗汉:代表佛教中的智慧与修行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老者的特征包括哪些? A. 目深颧起
B. 长臂厖眉
C. 身材魁梧
D. 上述所有 -
“阿罗”在诗中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佛教中的圣者
C. 一个地方
D. 一种音乐
答案: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老丑戏题》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描写表达哲理,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物的刻画和内涵,后者则强调自然与心境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