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6:52:14

十行礼促归荷橐,五朵云飞堕草庐。

西北战尘锋锐甚,东南民力磬悬如。

帝开宣室初前席,公忆康山旧读书。

问讯少君无恙否,衰残久不奉双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其二

十行礼促归荷橐,
五朵云飞堕草庐。
西北战尘锋锐甚,
东南民力磬悬如。
帝开宣室初前席,
公忆康山旧读书。
问讯少君无恙否,
衰残久不奉双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诗人感慨友人在外的艰辛,同时也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十行的礼仪催促着他返回,
五朵云彩飞落在草庐中。
西北的战事硝烟四起,
东南的百姓力量衰弱如同悬空的钟。
天子在宣室中开设初席,
你却惦念康山的旧时读书。
我问候少君安好吗,
因病久未奉上双鱼(双鱼是指酒,象征友情的款待)。

注释

  • 荷橐:指的是背负行李,象征着归途的急迫。
  • 草庐:即草房,诗中指诗人或友人的居所。
  • 战尘:指战场上的尘埃,象征战乱的苦难。
  • 磬悬如:磬是一种乐器,象征着沉重与空虚,形容民力的衰弱。
  • 宣室:指的是皇帝的临时居所。
  • 康山:指的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象征着过去的学识与情怀。
  • 双鱼:古代酒器,象征着友情的款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关心时政与民生。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贬,对社会时局有着深刻的体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动荡的时期,作者在送别友人之际,感慨社会动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画面感强烈,情感深沉。诗中前四句描绘了战乱的惨烈与民生的困顿,后四句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描写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心。

开头的“十行礼促归荷橐”,直接点出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礼数的繁琐与急促的归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下来“西北战尘锋锐甚,东南民力磬悬如”,以战尘与民力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百姓的苦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

而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提到“帝开宣室初前席”,表明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公忆康山旧读书”则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感情上更为丰富,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友人的深情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行礼促归荷橐:礼仪繁多,催促友人尽快归来,显示出对友人的关心。
  2. 五朵云飞堕草庐:云彩落下,暗示着宁静与无奈,草庐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3. 西北战尘锋锐甚:描绘战事的激烈,显示出国家的动荡。
  4. 东南民力磬悬如:比喻民众的力量衰弱,形象生动。
  5. 帝开宣室初前席:天子设宴,表明政治的变化。
  6. 公忆康山旧读书:怀念过去的读书时光,显示出诗人的文人情怀。
  7. 问讯少君无恙否:关心友人的健康,表达深厚的友谊。
  8. 衰残久不奉双鱼:因病久未相聚,无法奉上酒席,隐含了对友情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北战尘”与“东南民力”,形成句式的对称。
  • 比喻:如“磬悬如”比喻民力的衰弱,生动形象。
  • 排比:多次使用“问讯”与“忆”,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性与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人对社会的动荡感到忧虑,但同时又不忘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尘:象征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 :象征着变化和无常。
  • 草庐:象征朴素与隐逸,反映诗人的生活态度。
  • 康山:象征学识与文化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荷橐”是什么意思? A. 行李
    B. 酒器
    C. 草屋

  2. “西北战尘锋锐甚”中的“战尘”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尘埃
    B. 战场上的烟雾
    C. 战争带来的苦难

  3. 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主要体现在哪一句?
    A. 帝开宣室初前席
    B. 问讯少君无恙否
    C. 五朵云飞堕草庐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憧憬。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对比

  • 《送别》与刘克庄的诗在情感基调上都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对社会时局的描绘,增添了更多背景与层次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文网》:在线古诗文资源,包含诗词注释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