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时间: 2025-01-17 09:53: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霖铃
西南风劣。向花枝划地愁先绝。
寻常莫道春去,王孙未老,还堪重惜。
月上琼楼,算幽恨飞燕能说。
谩寄向烟雨天涯,一路香痕傍华辙。
荷钱点点何堪折。
但清波渺渺衔鱼妾。
流萤一个巧入,待伴我重帘岑寂。
夜漏频催,拟把双蛾,还聚愁碧。
奈露盘空盼金茎,只向梧桐滴。
白话文翻译:
西南风微弱,花枝摇曳,愁苦的情感早已先行绝望。
平常人不要说春天已逝,王孙依然年轻,依然值得珍惜。
月光洒在琼楼上,算是那幽怨的情感,飞燕也能倾诉。
我无意间寄托情思给烟雨天涯,沿途的香气伴随着华丽的车辙。
那点点的荷钱又怎能轻易折断?
只有那清波渺渺,承载着鱼儿的倩影。
一只流萤巧妙地飞入,等候着我在重帘后的寂静。
夜漏频频催促,我打算把双眉聚拢,仍然沉浸在愁苦之中。
然而露水在空中盘旋,希望金色的茎只向梧桐滴落。
注释:
- 西南风劣:指西南风微弱,暗示气候不佳。
- 王孙未老:王孙是指年轻有为的人,未老即尚年轻,意在强调珍惜青春。
- 月上琼楼:形容皓月高悬于楼阁之上。
- 谩寄向烟雨天涯:随意寄托情感于远方的烟雨之中。
- 清波渺渺:清澈的波浪细腻而渺小。
- 流萤:指夜间飞舞的萤火虫,象征着光亮与希望。
- 夜漏频催:夜晚的时光不断流逝,催促着人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霖亭。他以诗词闻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相结合,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雨霖铃》写于清代,正值江南的春末夏初,诗人受西南风的影响,感受到春天即将逝去的忧伤,表达了对青春和爱情的珍惜。同时,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雨霖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绘的词作。诗中通过对西南风的描写引入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与惋惜。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如“月上琼楼”和“荷钱点点”,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诸如“王孙未老,还堪重惜”体现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用“幽恨飞燕能说”将情感拟人化,使得飞燕仿佛能诉说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后面提到的“香痕傍华辙”则更是将爱情和生活的细节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词意象交错,情感真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思乡与思恋的氛围。通过夜漏的催促,诗人将内心的愁苦与对春天的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南风劣:开篇即以风的微弱引入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内心的低落。
- 向花枝划地愁先绝:花枝的摇曳与愁苦的情感交织,暗示春天的消逝。
- 寻常莫道春去:平常人对春天的看法太过淡然,诗人却心有所感。
- 王孙未老,还堪重惜:强调珍惜青春的主题。
- 月上琼楼:描绘美丽的夜景,带来内心的宁静。
- 算幽恨飞燕能说:飞燕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倾诉。
- 谩寄向烟雨天涯:对远方的寄托与思念。
- 一路香痕傍华辙: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伴随而来。
- 荷钱点点何堪折:感叹美好事物难以抛弃。
- 但清波渺渺衔鱼妾:清波中的鱼儿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 流萤一个巧入:流萤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 待伴我重帘岑寂:在寂静中期待伴侣的到来。
- 夜漏频催:夜晚的流逝催促着时间的无情。
- 拟把双蛾,还聚愁碧:眉头紧锁,愁苦依旧。
- 奈露盘空盼金茎:期待美好的事情再次降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幽恨飞燕”,将燕子比作情感的寄托。
- 拟人:如“流萤一个巧入”,赋予流萤以情感。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去”为引子,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南风:象征着气候的变化,暗示内心的愁苦。
- 花枝: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流萤:象征着希望与爱意。
- 荷钱:象征着美好而易逝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雨霖铃》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穆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 a) 年轻有为的人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
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a) 月上琼楼
b) 寄向烟雨天涯
c) 向花枝划地愁先绝
答案:
- b) 苏穆
- a) 年轻有为的人
- c) 向花枝划地愁先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表达了相思与离愁的情感。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描绘秋天的孤寂与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李清照《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描绘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 《苏穆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