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二胜,并叙 其一 开先漱玉亭》
时间: 2025-01-01 11:4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馀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鱼军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山岩下,烈日炎炎,深谷中传来悲凉的风声。
青玉峡被撕开,仿佛有两条白龙飞出。
激荡的浪花像霜雪一样四散,古老的潭水在微风中摇动,显得格外清澈。
余流静静滑过,声音微弱,两条大石之间的水流急速倾泻。
我来到这里不舍得离去,月光从飞桥的东边升起。
那银色的阙楼在月光下显得广阔,水底的宫殿则深沉而神秘。
我愿意随琴声高飞,脚踏着赤鱼的军队。
手持白色的芙蕖,跳入清澈的水中。
注释
- 赤日:指强烈的阳光,象征炎热。
- 悲风:风声悲凉,暗示环境的幽深和孤寂。
- 擘开:撕开、拨开。
- 青玉峡:指青玉色的峡谷,形容其美丽和神秘。
- 飞出两白龙:形象地描绘水流激荡的景象。
- 乱沫:浪花翻滚,四散飞溅。
- 古潭:古老的潭水,象征历史的沉淀。
- 月出:月亮升起,象征光明和希望。
- 白银阙:比喻华丽的宫殿。
- 水精宫:水底的宫殿,暗示神秘的水下世界。
- 赤鱼军公:可能是指一种浮游生物或鱼类,象征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横贯古今,风格洒脱,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游庐山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苏轼在此地的游历更使他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庐山二胜·其一 开先漱玉亭》描绘了庐山壮丽的景色,诗中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开头两句展现了高山与烈日的对比,深谷中的悲风则让人感到一种孤寂与反思。接下来描绘的“青玉峡”与“白龙”,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奔腾与自然的力量,给人以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
诗中“乱沫散霜雪”更是将水流的激荡与浪花的飞溅形象地结合,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变化。随着意境的深入,诗人表达出自己对这些美景的不舍,月光的升起赋予了整个景象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美感,既有现实的美景,又有超脱的情怀。
最后,诗人通过“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鱼军公”表达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手持白芙蕖跳入清水中,象征着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庐山的优美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岩下赤日:描绘高山和强烈的阳光,传达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 深谷来悲风:深谷中的风声,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形象地表现了水流激荡的动态美。
- 乱沫散霜雪:运用比喻,形容浪花翻滚的景象。
- 古潭摇清空:古潭的清澈与宁静,暗示了历史的厚重感。
- 馀流滑无声:水流的平静与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 快泻双石谼:水流急速而过,表现出一种动感。
- 我来不忍去: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不舍。
- 月出飞桥东:月光升起,增添了意境的层次。
-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描绘壮观的水底宫殿,象征梦幻与神秘。
- 愿随琴高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 脚踏赤鱼军公,手持白芙蕖:象征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浪花比作霜雪,生动形象。
- 拟人:描绘古潭的摇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理想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岩: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赤日:象征着生命活力与激情。
- 悲风:代表孤独与思考。
- 青玉峡: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白龙:象征着水的力量与灵动。
- 古潭:象征历史与沉思。
- 月出:象征光明与希望。
- 白银阙:象征梦想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岩下赤日”中的“赤日”指什么? A. 冷风
B. 热烈的阳光
C. 月光
D. 星星 -
“愿随琴高生”中,“琴”象征什么? A. 战斗
B. 自由与理想
C. 财富
D. 生活的烦恼 -
诗中提到的“青玉峡”最能代表什么? A. 历史
B. 自然美丽
C. 战争
D. 诗人的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山水诗对比:苏轼的诗更为豪放,王维则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两者虽都描绘自然,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有所不同。苏轼在《庐山二胜》中展现出对壮丽自然的赞美,而王维则在《山居秋暝》中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