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间: 2025-01-01 15:5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邓剡 〔宋代〕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霓裳散,庭花灭。昭阳燕,应难说。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白话文翻译:
王母娘娘的仙桃,曾经醉心于九重天的春色。谁能相信鹿儿衔着花儿离去,波浪翻腾着巨鳌的宫阙。娇美的女子眉头紧锁,山峦般婉转,发髻如堕马般倾斜。恨那风沙吹透了汉宫的衣裳,余香已歇。霓裳羽衣散落,庭院中的花儿凋谢。昭阳殿的燕子,应该难以诉说。想象春深时节的铜雀台,梦醒时啼血。空有琵琶声传出边塞,更无环佩在月光下归来。又怎知有客人在夜晚悲歌,酒壶敲得残缺。
注释:
- 王母仙桃:传说中王母娘娘的仙桃,象征长寿和仙境。
- 九重春色:指天宫的春色,九重天是道教中的最高天。
- 鹿衔花去: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离去。
- 浪翻鳌阙:形容波浪翻腾,鳌阙指神话中的宫殿。
- 眉锁娇娥:形容女子眉头紧锁,显得娇美。
- 髻梳堕马:形容发髻倾斜,如堕马状。
- 汉宫衣:指汉代的宫廷服饰。
- 霓裳散:指霓裳羽衣散落,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昭阳燕:指昭阳殿的燕子,昭阳殿是汉代宫殿名。
- 铜雀:指铜雀台,三国时期曹操所建,用于观赏歌舞。
- 梦残啼血:形容梦中醒来后的悲痛。
- 琵琶传出塞:指琵琶声传出边塞,象征边疆的哀愁。
- 环佩鸣归月:指环佩在月光下归来,象征归乡的愿望。
- 壶敲缺:形容酒壶敲得残缺,比喻饮酒过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剡,字光荐,号中斋,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这首《满江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对边疆战乱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宋代战乱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仙境和宫廷的衰败,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和离别的痛苦。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仙境和宫廷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对边疆战乱的忧虑。诗中“王母仙桃”和“九重春色”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而“鹿衔花去”和“浪翻鳌阙”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不可持久。诗人通过对女子眉头紧锁和发髻倾斜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的情感。后文中的“霓裳散”和“庭花灭”以及“琵琶传出塞”和“环佩鸣归月”的对比,更是加深了对美好事物消逝和边疆战乱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婉约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 诗人以王母娘娘的仙桃和九重天的春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
-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 通过“鹿衔花去”和“浪翻鳌阙”的比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不可持久。
-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
- 通过对女子眉头紧锁和发髻倾斜的描写,强化了哀愁的情感。
-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
- “风沙吹透汉宫衣”和“余香歇”表达了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 霓裳散,庭花灭。
- “霓裳散”和“庭花灭”进一步强化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 昭阳燕,应难说。
- “昭阳燕”象征宫廷的衰败,难以诉说。
- 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 “春深铜雀”和“梦残啼血”表达了梦中醒来后的悲痛。
-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 “琵琶传出塞”和“环佩鸣归月”的对比,加深了对边疆战乱的忧虑。
-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 “有客夜悲歌”和“壶敲缺”表达了饮酒过量和悲歌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鹿衔花去”和“浪翻鳌阙”,形象生动。
- 拟人:如“眉锁娇娥”和“髻梳堕马”,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霓裳散,庭花灭”和“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语言优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和宫廷的衰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对边疆战乱的忧虑。诗人通过对女子眉头紧锁和发髻倾斜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的情感。后文中的“霓裳散”和“庭花灭”以及“琵琶传出塞”和“环佩鸣归月”的对比,更是加深了对美好事物消逝和边疆战乱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婉约诗。
意象分析:
- 王母仙桃:象征长寿和仙境。
- 九重春色:象征天宫的春色。
- 鹿衔花去: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离去。
- 浪翻鳌阙:象征波浪翻腾的宫殿。
- 眉锁娇娥:象征女子眉头紧锁的娇美。
- 髻梳堕马:象征发髻倾斜的形态。
- 汉宫衣:象征汉代的宫廷服饰。
- 霓裳散: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昭阳燕:象征宫廷的衰败。
- 铜雀:象征铜雀台,用于观赏歌舞。
- 梦残啼血:象征梦中醒来后的悲痛。
- 琵琶传出塞:象征边疆的哀愁。
- 环佩鸣归月:象征归乡的愿望。
- 壶敲缺:象征饮酒过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王母仙桃”象征什么? A. 长寿和仙境 B. 宫廷的衰败 C. 边疆的哀愁 D. 归乡的愿望
-
“鹿衔花去”在诗中暗示了什么? A. 美好事物的不可持久 B. 宫廷的衰败 C. 边疆的哀愁 D. 归乡的愿望
-
“霓裳散,庭花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B. 对边疆战乱的忧虑 C. 对归乡的愿望 D. 对饮酒过量的悲歌
-
“琵琶传出塞”和“环佩鸣归月”的对比,加深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B. 对边疆战乱的忧虑 C. 对归乡的愿望 D. 对饮酒过量的悲歌
答案:
- A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对边疆战乱的忧虑。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邓剡的《满江红》:都表达了对边疆战乱的忧虑,但风格和手法不同。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邓剡的《满江红》: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但风格和手法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邓剡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