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荷叶龟游》
时间: 2025-01-04 09:36: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锦堂·荷叶龟游
作者: 宋自逊
荷叶龟游,庭皋鹤舞,应是秋满淮涯。
昨夜将星明处,彷佛峨眉。
干戈已净银河淡,尘沙不动翠烟微。
邦人道,半月中秋,当歌不饮何为。
谁知心事远,但感慨登临,白羽频挥。
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
文南一失澶渊劲,夔门三箭武关奇。
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曾斩吴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荷叶上乌龟游动,庭院中白鹤翩翩起舞,仿佛是淮水之滨秋意已满。昨夜明亮的星空,让我想起峨眉山的美丽。如今战乱已经平息,银河也变得清淡,而尘埃未起,翠烟轻盈。有人说,正值中秋佳节,为什么不歌唱而饮酒呢?可谁知道我心中有多么遥远的思绪,只能在这登高之际感慨,白羽箭频频挥动。恨不能明早就出征,猎猎的旌旗随风飘扬。文南失利于澶渊之战,夔门三箭击败武关的奇迹。挑灯夜读,我看着传家旧剑,曾经斩杀吴曦。
注释
- 荷叶:指荷花的叶子,象征清雅。
- 龟游:乌龟在水中游动,寓意安宁与和谐。
- 庭皋:庭院边缘,指生活的环境。
- 将星:指夜晚明亮的星星。
- 干戈:比喻战争。
- 澶渊:指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
- 夔门:长江上的一个险要关口,象征战场。
- 白羽:指箭,象征武器和战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自逊,字子俊,号竹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作者通过秋天的景象抒发内心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昼锦堂·荷叶龟游》是一首充满秋意和历史感的词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词中荷叶与乌龟的意象,象征着宁静与安详,而白鹤的舞动则透露出一种轻盈的活力。词人提到的“昨夜将星明处”,不仅是对夜空的描绘,也是对理想与希望的寄托。
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词人心中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愈加显得迫切。诗中提到的“干戈已净”,暗示着战争的结束,然而“邦人道,半月中秋”的问句则揭示了人们在欢庆佳节时,内心的忧思与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使得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象,而是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词人对历史的回忆与感慨,尤其是对武功与荣耀的追忆,让整首词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透出一丝悲壮。整体而言,这首词在描写秋天的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使得情感更加丰富,也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荷叶龟游,庭皋鹤舞”: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宁静之美。
- “应是秋满淮涯”:暗示秋天的来临,营造出浓厚的季节氛围。
- “昨夜将星明处,彷佛峨眉”:联想美丽的峨眉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干戈已净银河淡”:战争结束的安宁与静谧,反映社会的变化。
- “邦人道,半月中秋”:中秋佳节的欢乐与个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
- “恨不明朝出塞,猎猎旌旗”:表达对出征的渴望与对荣耀的追求。
- “挑灯看,龙吼传家旧剑”:夜晚点灯,回忆过去的辉煌,彰显家族的历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河淡”比喻战争后的宁静。
- 对仗:如“干戈已净,尘沙不动”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白羽频挥”,赋予箭以生命,增加诗的动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欣赏,同时流露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历史的追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纯洁与宁静。
- 乌龟:象征长寿与安宁。
- 白鹤:象征高洁与自由。
- 星星:象征希望与理想。
- 旌旗:象征战斗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荷叶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宁静
C. 忧愁
D. 生命 -
词中提到的“干戈已净”是什么意思? A. 战争开始
B. 战争结束
C. 国家繁荣
D. 人民快乐 -
词人对中秋节的态度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生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秋天的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更加强调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结合,展现出更为激昂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