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歌咏考槃,洒落正休官。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
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
白话文翻译:
作者在长歌中吟咏考槃,洒落的诗句正是他闲暇之际的感受。他喜爱在溪边的竹子下倚靠,带着书籍坐在石头上静静观看。虽然脚上还穿着鞋子,但他却愿意去掉烦恼,头发稀少也不再在意头冠。他希望能够做到无欲无求,持身自安,随处都能感到安逸。
注释:
- 考槃:考槃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指代吟唱或抒情的活动。
- 洒落:指诗句自然流露,轻松自如。
- 爱竹:表达作者对竹子的喜爱,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解屦:解开鞋子,表示放下束缚,心境轻松。
- 发秃:形容头发稀少,隐喻年岁渐长。
- 无多欲:指不追求过多的物质欲望,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竹子与溪水,常常在古诗词中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清新的环境,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恬淡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淡泊名利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闲适的生活状态中,旨在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对物质欲望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偶成》是一首典雅而宁静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诗中,作者用“长歌咏考槃”开篇,体现出他对音乐与诗歌的热爱,正是这种热情使他在闲暇时得以抒发内心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竹林溪边的情景,坐在石头上读书,展现了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好。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他对物质利益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他对世俗的超脱,愿意放下繁琐与束缚,追求一种简单而自在的生活。这种心态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淡泊明志的生活理念。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它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歌咏考槃:表明作者在吟唱与抒情,心中充满对生活的感悟。
- 洒落正休官:意指诗句自然流露,正好是他休闲之际。
- 爱竹临溪倚:表现出他对竹子和自然的喜爱,意境悠然。
- 携书坐石看:显示出他喜欢静坐读书,享受宁静的时光。
- 足烦犹解屦:寓意放下烦恼,心境轻松。
- 发秃自忘冠:表达对外在形象的淡然态度。
- 愿为无多欲:渴望过简单的生活,不追求物质。
- 持身到处安:希望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悠然自得的状态,强调心灵的宁静。
- 对仗:如“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竹、溪、石等自然意象,象征纯净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表现出作者的品格与志向。
- 溪水:代表流动与生机,暗示生命的清新与活力。
- 石头:象征稳重与安宁,是作者静坐思考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偶成》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冯山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爱竹临溪倚”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 A. 竹子
B. 溪水
C. 石头
D. 书籍 -
“愿为无多欲”的意思是? A. 渴望追求名利
B. 希望过简单的生活
C. 想要拥有一切
D. 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宁静心境。
- 《登高》:杜甫的作品,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冯山《偶成》与王维《山居秋暝》:
- 共同点: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宁静的心态。
- 不同点:冯山侧重于内心的淡泊与超然,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冯山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