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极乐寺》

时间: 2025-01-19 13:50:14

乱木孤城,可怜一片销魂土。

江山无主,佳愁风雨。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

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极乐寺
作者: 溥儒 〔近代〕

乱木孤城,可怜一片销魂土。
江山无主,佳愁风雨。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
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


白话文翻译:

这座孤独的城堡被杂乱的树木包围,令人怜惜的是这片令人心碎的土地。
江山无人统治,只有美好的愁绪伴随着风雨。
烟雾缭绕的水池和台阶,风景依旧如昔。
在让我伤感的地方,荒凉的村庄和旅行的道路上,却再也看不见斜阳的渡口。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木孤城:杂乱的树木环绕的孤独城池。
  • 销魂土:令人心碎的土地。
  • 江山无主:指没有人治理的国家。
  • 佳愁:美好的愁苦。
  • 烟水池台:有烟雾的水池和台阶。
  • 荒村客路:荒凉的村庄和游客的道路。
  • 斜阳渡:斜阳下的渡口,象征着归乡或离别。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江山无主”可以引申为对国家动荡和沦陷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84-1963),字子明,号桐隐,满族人,近现代书法家、画家、诗人。他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
《点绛唇 极乐寺》创作于动荡的近代,诗人身处社会变革之中,常常感受到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沧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极乐寺》是溥儒以极简的笔触描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刻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的开头“乱木孤城”,即刻勾勒出一幅孤寂的画面,随着“可怜一片销魂土”,情感的基调迅速上升,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怜惜与心痛跃然纸上。接着,“江山无主,佳愁风雨”,表现出一种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持久的美感与不变的情怀。尽管环境依旧,人的心境却因外界变化而感到无比的失落与孤独。最后一句“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荒村”和“客路”象征游子心中的孤寂与漂泊,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无常,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木孤城:描绘出一座被杂木包围的孤城,暗示着孤独和荒凉。
  2. 可怜一片销魂土: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怜惜,似乎在说这土地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与故事。
  3. 江山无主:无主的江山象征着失去的希望与动荡的时局。
  4. 佳愁风雨:美好的愁苦伴随着自然的风雨,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感受。
  5. 烟水池台:描绘出一幅朦胧的景象,似乎在传达一种迷离的美感。
  6. 风景还如故:尽管环境不变,但内心的感受已经有所不同。
  7. 伤心处,荒村客路:在令人伤感的地方,荒凉的村庄和旅行的道路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归属感的缺失。
  8. 不见斜阳渡:斜阳象征着归属与希望,然而在此处却无法再见,表达深切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孤城”、“销魂土”等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孤独和悲伤的情感。
  • 拟人:在“佳愁风雨”中,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度。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在动荡时代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时代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与无助。
  • 销魂土:代表失去的美好与心痛。
  • 风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常。
  • 烟水:代表朦胧与迷离的情感。
  • 斜阳渡:象征归属与希望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木孤城”是什么意思?
    A. 一座美丽的城堡
    B. 一座被树木包围的孤独城池
    C. 一座繁华的城市

  2. “江山无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不见斜阳渡”象征着什么?
    A. 对旅行的渴望
    B. 归属感的缺失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溥儒的《点绛唇 极乐寺》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倾向于对亲人的思念,而溥儒则表现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解读:
通过对比两首诗,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情感可以看出,溥儒的诗作带有更多的时代感与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而李白则更为个人化,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思乡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与现代思潮》
  • 《溥儒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为《点绛唇 极乐寺》的详细解析及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