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新月
正月初三,蟾光乍吐青春夜。
晶帘全下。只待银钩挂。
有个人人,向晚妆才罢。
重摹写。一弯低亚。
照样宫眉画。
白话文翻译
正月初三,明亮的月光在夜空中慢慢洒下,仿佛是春天的开始。
窗帘完全拉下,只等着那弯新月高挂天际。
有一个女子,刚刚打扮完妆容,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
她的妆容如同重重描绘,月光映照下那弯月亮,
宛如宫中女子的眉妆一般,精致而迷人。
注释
- 蟾光:指月光,蟾蜍常被用来比喻月亮。
- 晶帘:指窗帘,晶莹剔透。
- 银钩:形容新月的形状,如银色的钩子。
- 向晚:指傍晚或黄昏时分。
- 重摹写:形容女子的妆容精致,像是经过多次描绘。
典故解析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常在古代诗词中用来描绘美好的情景。
- 宫眉画:古代女子的妆容,强调了美丽与细腻,体现了那时对女性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许锐,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农历新年之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夜晚和女子妆容的欣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活美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新月》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温馨与女子的妆容,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细腻。诗中“蟾光乍吐”引出夜的宁静与优雅,仿佛在描绘一个温柔的梦境。诗人通过“晶帘全下”来暗示一种静谧,预示着新月即将升起,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女子在“向晚妆才罢”的描写中,展现了一种美丽与优雅,仿佛她的存在使得月色更显温柔。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春夜与女性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正月初三,蟾光乍吐青春夜。”:正月的第三天,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青春的夜晚。
- “晶帘全下。只待银钩挂。”:窗帘完全拉下,等待新月高挂。
- “有个人人,向晚妆才罢。”:有一个女子,刚刚结束她的妆容,准备迎接夜晚。
- “重摹写。一弯低亚。”:她的妆容如重重描绘,月亮低垂。
- “照样宫眉画。”:犹如宫女的眉妆,精致且动人。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蟾光”比喻月光)与对仗(如“晶帘全下”与“只待银钩挂”),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月光与女子的妆容,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蟾光:象征着明亮与希望,代表着月夜的清幽。
- 银钩:新月的形象,代表着新的开始与美好的未来。
- 妆容:体现了女性的美丽与细腻,象征着生活的品味与风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蟾光”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太阳
C. 月光 -
“晶帘全下”所暗示的是什么?
A. 窗帘开着
B. 窗帘关上
C. 窗帘破损 -
诗中有哪个意象与女性美相关?
A. 银钩
B. 宫眉
C. 青春夜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在《如梦令》中,李清照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情感,突出了一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许锐的《点绛唇 新月》则更注重外在的美与春夜的意境。两者在主题上相似,但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柔情,后者则更具画面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作品选》
- 《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