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曹尊师雷樵仙道侣也来游梁溪客万中丞所出册子索题余病中赋赠》
时间: 2025-01-04 08:31: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城樵子今何之,尔却东游到海湄。
浮云来往亦恒事,白日修持知者谁。
梁溪昔有吴先生,明阳洞中餐玉英。
丹炉药臼至今在,夜半山中捣月明。
一从骑鹤上升去,真人之箓传其名。
尔来度人亦访友,望见峰头紫气否。
芝术经春谷口生,蓬莱晃日人间有。
赤书金简世多讹,竹杖芒鞋奈尔何。
不惜真诠扶病骨,掉头携手入烟萝。
白话文翻译
青城的樵子如今何处游玩呢?你却向东游到了海边。
浮云在天际来去也是常有的事,修行者又有谁能了解白天的真谛?
梁溪以前有位吴先生,曾在明阳洞中享用玉英。
丹炉和药臼至今尚在,夜半时分在山中捣药的月光多么明亮。
自从他骑鹤而去,真正的道理就传承了他的名字。
你来这里也是为了度人和访友,能否看到峰头的紫气?
灵芝与术药在春天的谷口生长,蓬莱的日光在世间晃动。
赤书和金简在世上常常被误解,带着竹杖和草鞋又能如何?
我不惜真理来扶持病弱的身体,转过头与朋友一起走入烟雾缭绕的山林。
注释
- 青城樵子:指青城山的樵夫,象征修道者。
- 尔:你,代指友人。
-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
- 明阳洞:传说中的洞府,常与修道者相关。
- 丹炉药臼:炼丹的工具,象征修道炼丹的环境。
- 骑鹤:指道教的修道者乘鹤升天,象征成仙。
- 紫气:象征祥瑞,通常与道教有关。
- 芝术:指灵芝和药草,象征长生不老的药物。
- 赤书金简:指古代的经典文献,常被误传。
- 烟萝:指山中的雾气,象征隐秘的修道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继皋,明代诗人,生活在文学和道教信仰交融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融入道教元素,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孙继皋在病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青城和梁溪都是与道教相关的地域,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开篇通过对青城樵子的追问,营造了一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氛围,暗示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浮云、白日等意象,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修行者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吴先生,作为历史人物的代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和向往。通过“明阳洞中餐玉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修道环境,反映了对长生和超脱的渴望。
后半部分的“骑鹤上升”、“紫气”则进一步强化了道教的仙道思想,表达了对成仙和追求真理的向往。然而,诗人并没有忽视现实的困境,通过“竹杖芒鞋奈尔何”的感叹,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最后一句“不惜真诠扶病骨”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真理的追求,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友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城樵子今何之:想知道青城的樵子如今去向何方。
- 尔却东游到海湄:你却向东游历到了海边。
- 浮云来往亦恒事:浮云在天空中来去是常有的事情。
- 白日修持知者谁:在白天修行的人又有谁能真正明白?
- 梁溪昔有吴先生:梁溪从前有位名叫吴的先生。
- 明阳洞中餐玉英:他曾在明阳洞中享用美味的玉英。
- 丹炉药臼至今在:炼丹的炉子和药臼至今仍在。
- 夜半山中捣月明:在夜深人静的山中,捣药的月光是如此明亮。
- 一从骑鹤上升去:自从他骑鹤而去,飞升而上。
- 真人之箓传其名:他的真实道理和名声被传承下来。
- 尔来度人亦访友:你来此也是为了度人和访友。
- 望见峰头紫气否:你能否在峰头看到紫气?
- 芝术经春谷口生:灵芝和药草在春天的谷口生长。
- 蓬莱晃日人间有:蓬莱的日光在世间闪耀。
- 赤书金简世多讹:古代的经典往往被误传。
- 竹杖芒鞋奈尔何:带着竹杖和草鞋又能如何?
- 不惜真诠扶病骨:我不惜真理来扶持病弱的身体。
- 掉头携手入烟萝:转过头与友人一起走入烟雾缭绕的山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来往”比喻人生无常。
- 对仗:如“竹杖芒鞋”对仗工整,形成音韵美。
- 拟人:如“夜半山中捣月明”,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修道生活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索,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
意象分析
- 青城樵子:象征修道者,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浮云:象征世事无常,反映人生的变幻。
- 丹炉药臼:象征修道的环境与追求。
- 紫气:象征吉祥与道教的理想境界。
- 竹杖芒鞋:象征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
- 烟萝:象征隐秘、神秘的修道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城樵子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修道者
C. 旅行者 -
“浮云来往”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永恒
B. 生命的无常
C. 自然之美 -
诗中提到的“紫气”代表什么? A. 祥瑞
B. 烟雾
C. 生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描绘自然壮丽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大玄曹尊师雷樵仙道侣也来游梁溪客万中丞所出册子索题余病中赋赠**在对友人思念的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思考,后者则融入了对道教文化的深刻探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对明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进行分析。
- 《道教文化与文学》:探讨道教思想在文学中的表现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