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津桥》

时间: 2025-01-04 11:11:16

日暖溪平冰渐销,水声才下内前桥。

山川满眼閒宫殿,草树迷人旧市朝。

每向寻春偏有意,却成怀古更无聊。

洛阳平昔多豪俊,惆怅埋魂不可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天津桥
作者: 蔡襄 〔宋代〕

日暖溪平冰渐销,
水声才下内前桥。
山川满眼閒宫殿,
草树迷人旧市朝。
每向寻春偏有意,
却成怀古更无聊。
洛阳平昔多豪俊,
惆怅埋魂不可招。

白话文翻译:

阳光明媚,溪水平静,冰雪渐渐融化,
水声刚刚流下前面的桥。
山川美景尽收眼底,仿佛闲庭信步在宫殿,
草木树影令人迷醉,宛如旧日的市井晨光。
每当寻春时总是充满期待,
却又不知不觉间变成对往事的怀念,更显得无聊。
洛阳往昔有很多豪杰俊才,
如今惆怅之情埋藏在心,无法招唤出来。

注释:

字词注释

  1. 日暖:阳光温暖。
  2. 溪平:溪水平静。
  3. 冰渐销:冰雪开始融化。
  4. 草树迷人:草木树影让人陶醉。
  5. 怀古:怀念古人或往事。
  6. 洛阳:古代著名城市,代表着人才辈出。

典故解析

  • 洛阳:在中国文学中,洛阳常常被视为才俊辈出的地方,作者提到洛阳,表达了对过去豪杰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45年-1121年),字君謨,号蕙堂,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闻名,善于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过天津桥》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历至天津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联想到往昔的豪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天津桥》是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怀古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流露出对往昔和才俊的缅怀之情。首联“日暖溪平冰渐销”描绘了春天温暖的阳光和逐渐融化的冰雪,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接着“水声才下内前桥”,水声的流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三四句“山川满眼閒宫殿,草树迷人旧市朝”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感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春天的期待与历史的追忆,每向寻春偏有意,却成怀古更无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最后两句提到洛阳的豪杰,似乎在感叹当今的无能为力,抒发对历史的惆怅和对英才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历史的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也不由得陷入对往昔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暖溪平冰渐销:描绘春日暖阳下,溪水变得平静,冰雪开始融化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2. 水声才下内前桥:水流声响起,流经桥下,生动地体现了自然的美。
  3. 山川满眼閒宫殿:山川美景在眼前,仿佛置身于空闲的宫殿之中,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
  4. 草树迷人旧市朝:草木和树影显得迷人,仿佛回到了旧日的市井晨光。
  5. 每向寻春偏有意:每当想要寻找春天的时候,总是充满期待。
  6. 却成怀古更无聊:但最终却变成了对过去的怀念,心情反而变得无聊。
  7. 洛阳平昔多豪俊:提及洛阳,描述往昔的豪杰和俊才。
  8. 惆怅埋魂不可招:感叹内心的惆怅,无法唤回昔日的英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结合,产生深层的意象。
  • 对仗:如“山川满眼閒宫殿,草树迷人旧市朝”,形成和谐的音律。
  • 排比: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才俊的惆怅与无奈,体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日暖: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2. 溪平:象征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状态。
  3. 草树:象征生命的盎然与自然的魅力。
  4. 洛阳:象征历史的辉煌与才俊的聚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洛阳”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豪杰与俊才
    C. 宁静的湖泊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A. 冰雪与水声
    B. 草树与宫殿
    C. 旧市与豪俊

  3. 该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惆怅
    C. 兴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感悟,两者在主题上均与春天相关,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蔡襄诗文集》
  4. 《古典诗词背景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