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平步寻孙典籍蕡读书堂 其三》

时间: 2025-01-02 00:51:39

荒村寒木掩荆扉,人指词臣旧钓矶。

再召长沙恩未薄,一辞彭泽愿终违。

年深颓壁棠梨长,日落空田鸟雀饥。

何处羊裘江畔客,清时犹食越山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村寒木掩荆扉,人指词臣旧钓矶。
再召长沙恩未薄,一辞彭泽愿终违。
年深颓壁棠梨长,日落空田鸟雀饥。
何处羊裘江畔客,清时犹食越山薇。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村庄里,寒冷的树木遮掩着荆棘的门扉,路人指着那位曾是词臣的钓鱼之地。再次召唤长沙,恩情并未减薄,但我对彭泽的辞章却是心有不甘。岁月流逝,墙壁已颓败,棠梨树越长越高,日落时分,田野里空荡荡的,鸟儿和雀儿饥饿得无处觅食。如今何处是身披羊裘的江畔客?在这清闲的时光,依然可以品尝越山的野薇。

注释

  • 荒村:指偏僻、荒凉的村庄。
  • 寒木:冬天的树木,象征凋零和冷清。
  • 荆扉:荆棘遮掩的门,暗示闭塞与孤独。
  • 词臣:古代官职,负责撰写文书,作者意指曾经的文人。
  • 彭泽:指东晋的谢安,他的诗作《饮酒》被称为“彭泽之辞”。
  • 棠梨:一种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羊裘:指用羊毛做的衣服,象征温暖与富足。
  • 越山薇:越地的野菜,象征简单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始亨,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田园、抒怀为主题,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交替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村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生的无奈。开篇以“荒村寒木掩荆扉”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接着提及“词臣旧钓矶”,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渊源相结合,反映出诗人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中间部分提及“再召长沙恩未薄”,暗示对过去的感激之情,然而“彭泽愿终违”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不甘,表现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最后几句描绘了自然中的鸟雀饥饿与个人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度反思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情感的抒发上都极具感染力,展现了明代文学的独特风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荒村寒木掩荆扉: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村庄,寒冷的树木覆盖了荆棘的门,暗示生活的闭塞。
    • 人指词臣旧钓矶:路人指向曾是词臣的钓鱼之地,说明诗人与过去的联系。
    • 再召长沙恩未薄:再次召唤长沙,暗示对旧友的怀念与感激。
    • 一辞彭泽愿终违:虽然对彭泽的辞章有向往,但却心有不甘。
    • 年深颓壁棠梨长:时间流逝,墙壁颓败,棠梨树却依然茁壮。
    • 日落空田鸟雀饥:日落时分,田野空旷,鸟雀饥饿,暗示生活的艰辛。
    • 何处羊裘江畔客:询问身披羊裘的江畔客人何在,表现出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 清时犹食越山薇:在这清闲的时代,仍旧享受着简单的食物,反映出一种淡泊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羊裘”比作富足与温暖的象征。
    • 对仗:如“荒村寒木”和“日落空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寒木”、“荆扉”、“鸟雀饥”等意象,传递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荒村:象征孤独与凋零。
  • 寒木:代表生命的冷漠与无情。
  • 荆扉:暗示封闭与失落。
  • 棠梨: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鸟雀饥:反映生存的艰难与对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词臣”是指什么?

    • A. 官职名称
    • B. 农民
    • C. 渔夫
    • D. 学者
  2. “彭泽”在诗中象征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理想
    • C. 失落
    • D. 名声
  3. 诗中描述的村庄是怎样的?

    • A. 繁华
    • B. 荒凉
    • C. 热闹
    • D. 安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薛始亨的《舟泊平步寻孙典籍蕡读书堂 其三》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但薛始亨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渴望,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兴亡与民生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