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郭嚣尘远,邵农德意宣。
旌旗清赏地,蓑笠嫩晴天。
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
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
白话文翻译:
离开城郭,远离喧嚣的尘世,邵农的丰收之意在此表达。
旌旗飘扬,令人心旷神怡,蓑衣和斗笠映衬着晴朗的天空。
清晨时分,犬吠声响起,牛儿肥壮,草径鲜嫩。
殷勤地向父老乡亲敬酒,和气的氛围孕育着丰收的年景。
注释:
- 郭:指城墙外的地方。
- 邵农:邵姓的农民,代表勤劳的农民。
- 德意宣:德行和意愿在此得以表达。
- 旌旗:指悬挂的旗帜,象征庆祝与丰收。
- 蓑笠:指用草编的衣服和斗笠,农人常用的防护工具。
- 殷勤:热情、周到。
- 觞:酒杯,这里指敬酒。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与对丰收的期待,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鹿卿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尤其是对农民的同情与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社会背景下,正值农业经济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认可及对丰收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护法寺劝农呈秘丞》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与丰收的诗。诗的开头“出郭嚣尘远,邵农德意宣”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农村场景,远离城市的喧嚣,展现出农民的简朴与安宁。第二联以“旌旗清赏地,蓑笠嫩晴天”描绘了丰收的喜悦,旗帜象征着庆祝,蓑衣和斗笠则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劳作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第三联中“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清晨的犬吠声唤醒了宁静的乡村,牛羊的肥壮和茂盛的草地则暗示着丰收的希望。最后一联“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则是对乡村美好人际关系的描绘,尊重长辈与和气待人的态度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希望,传达出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郭嚣尘远:走出城墙,远离喧嚣的尘世。
- 邵农德意宣:邵农的德行和意愿在此得以宣扬,暗示农民对生活的热爱。
- 旌旗清赏地:旌旗在清澈的地方飘扬,象征丰收的喜悦。
- 蓑笠嫩晴天:蓑衣和斗笠在晴朗的天空下,体现农民的辛勤。
- 犬吠柴门晓:清晨时分,犬吠声响起,唤醒乡村的宁静。
- 牛肥草径鲜:牛儿肥壮,草地鲜嫩,暗示丰收的希望。
- 殷勤觞父老:热情地向乡亲敬酒,表达对他们的尊重。
- 和气酿丰年:和气的氛围培养出丰收的年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丰收与和气的氛围相联系,暗示两者密不可分。
- 对仗:如“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形成对称美。
- 意象:通过蓑笠、犬吠、牛肥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主题思想:
本诗以和谐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与对丰收的美好祝愿,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尊重。
意象分析:
- 郭:象征城市的喧嚣与繁忙。
- 邵农:代表农民的辛勤与朴实。
- 旌旗:象征庆祝与丰收。
- 蓑笠:体现农民的劳动工具与生活状态。
- 犬吠:代表乡村的生活气息。
- 牛肥:象征丰收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出郭嚣尘远”意指什么? A. 走出城市
B. 进入乡村
C. 离开喧嚣
D. 以上皆是 -
“犬吠柴门晓”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清晨的宁静
B. 乡村的生活
C. 丰收的场景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觞”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食物
C. 祭品
D. 水
答案:
- D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农村的生机和希望,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无奈。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强调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