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题万安县凝祥观》

时间: 2025-01-04 11:28:09

古道松花空翠香,风前鬓影照沧浪。

飞泉半壁朝云湿,啼鸟澌满山春日长。

须信神仙元有国,不知蛮触是何乡。

道人横笛招归鹤,坐到斜晖上壁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道松花空翠香,
风前鬓影照沧浪。
飞泉半壁朝云湿,
啼鸟澌满山春日长。
须信神仙元有国,
不知蛮触是何乡。
道人横笛招归鹤,
坐到斜晖上壁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道路,松树的花香在空中弥漫。风中,鬓角的影子映照着波涛汹涌的海面。飞泉从半壁倾泻而下,早晨的云雾使得水面湿润。啼鸣的鸟儿充满了这个春日的山野,时光仿佛在这里延绵不绝。我们应该相信,神仙的世界是确实存在的,但我却不知道这蛮荒之地是何处。道人吹着笛子,招呼归来的仙鹤,坐在斜阳之下,壁上挂着珰铃。

注释:

  • 古道:指古老的道路,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松花:松树的花,具有清香。
  • 鬓影:指鬓角的影子,形容风中摇曳的发丝。
  • 飞泉:指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泉水。
  • 澌满:指啼鸣声充满整个山野。
  • 须信:应该相信。
  • 蛮触:指边远地区或蛮荒之地。
  • 道人:道教的修行者。
  • 壁珰:指墙壁上挂着的铃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因其忠诚于国家而著称。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后被元朝俘获,宁死不屈,最终被杀。他的诗作多表现忠诚与爱国情怀,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天祥被俘期间,他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向往自由和理想的生活,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改题万安县凝祥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山水诗,文天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诗的开头以“古道松花空翠香”引入,展现出自然的清新和宁静,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随着诗句推进,飞泉和啼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诗中“须信神仙元有国”的句子,表达出对理想世界的信仰,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渴望。在诗的尾声,道人吹笛召鹤的意象,象征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暗示着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然不群的精神追求和高洁的道德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道松花空翠香:描绘古老的道路上,松花散发的清香,传达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氛围。
  2. 风前鬓影照沧浪:风中鬓角的影子映照着波涛汹涌的海面,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动感和诗人内心的波澜。
  3. 飞泉半壁朝云湿:飞泉从半壁倾泻而下,早晨的云雾使水面湿润,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生动与清新。
  4. 啼鸟澌满山春日长:鸟儿的啼鸣声充满春天的山野,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5. 须信神仙元有国:提出对理想世界的信仰,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6. 不知蛮触是何乡: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表达出对未知的迷茫。
  7. 道人横笛招归鹤:道人吹笛招呼归来的仙鹤,象征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8. 坐到斜晖上壁珰:坐在斜阳下,壁上挂着铃铛,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古道与松花的描写,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拟人:鸟儿的啼鸣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如“飞泉半壁”和“啼鸟澌满”,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反思,体现了高洁的道德情操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松花:象征着清新和宁静,代表一种古朴的情感。
  • 飞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 啼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
  • 道人: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须信神仙元有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现实的失望
    • B. 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历史的怀念
  3. “飞泉半壁朝云湿”中的“飞泉”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流动
    • B. 过去的回忆
    • C. 未来的希望
    • D. 现实的困境

答案:

  1. B. 宋代
  2. B. 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3. A. 生命的流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更多的是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在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腻,情感上则更趋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