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惠州弟》

时间: 2025-01-19 18:11:18

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

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之。

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

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寄惠州弟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
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之。
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
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五十年的深厚情谊,却因一朝的生死离别而无法再见。雁阵已经飞远,马蹄又将去往何方?即使家中无人安葬我的尸骨,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痛苦?失去亲人,君主也自杀而亡,唯有子女依然是我心中的寄托。

注释

  • 五十年兄弟:指作者与弟弟之间长达五十年的情谊。
  • 一朝生别离:形容因为某种原因突然别离。
  • 雁行:比喻兄弟之间的团聚与分离,雁阵是成群的,表示兄弟的亲密。
  • 马足:指马的脚步,暗喻远行或出征。
  • 葬骨知无地:表达了对死亡无处安葬的忧虑。
  • 君自尽:指作者的君主因国家破灭而自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文学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高超的诗才而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文天祥身处困境,表达了对逝去的兄弟情和对国家、家庭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寄惠州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悲痛的诗。诗人在作品中以兄弟情谊为主线,通过“生别离”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五十年的兄弟情谊,因为一朝的离别而变得无比痛苦,诗人用“雁行长已矣”暗示了亲情的远离,雁阵的飞离象征着兄弟间的分散与无奈。接下来的“马足远何之”则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失落感,带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随后,诗人提到“葬骨知无地”,表达了对自己身后事的担忧,生前的无奈在死后似乎更加沉重。最后一句“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则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悲剧紧密相连,显示了文天祥作为忠臣的悲壮与无奈。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更是对历史的悲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五十年兄弟:长久的兄弟情谊。
    2. 一朝生别离:突如其来的离别。
    3. 雁行长已矣:象征兄弟间的离散。
    4. 马足远何之:对未来的迷茫感叹。
    5. 葬骨知无地:对死后安葬问题的忧虑。
    6. 论心更有谁:无人与我共鸣内心的痛苦。
    7. 亲丧君自尽:失去亲人和忠君的悲痛。
    8. 犹子是吾儿:唯有子女仍是我心中的希望。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兄弟情比作雁阵,突显亲密与分离的痛苦。
    2. 对仗:如“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对仗工整,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深情的叙述表现了对兄弟情谊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家庭的悲痛,反映了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离别与团聚,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 :象征远行,暗示未来的迷茫。
  • :象征死亡与无处安葬的焦虑。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兄弟情谊持续了多少年?
      • A. 30年
      • B. 40年
      • C. 50年
      • D. 60年
    2. “葬骨知无地”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死亡的恐惧
      • B. 对亲人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迷茫
      • D. 对社会的不满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李白的《夜泊牛津对雨》
  • 诗词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家庭的忧虑,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文天祥的《寄惠州弟》更突显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悲剧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