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阙养种园千叶杏花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20:04

白白红红两不真,重重叠叠是精神。

谁言跂石眠云客,也见长杨五柞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白红红两不真,
重重叠叠是精神。
谁言跂石眠云客,
也见长杨五柞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杏花的美丽,白色和红色的花瓣各自争奇斗艳,但其实它们的色彩并不真实,重重叠叠的花朵更像是精神的象征。有人说在高高的石头上休息的云中客人,也能看到春天的杨树和五棵柞树。

注释:

  • 白白红红:形容杏花的颜色,白色和红色。
  • 重重叠叠:形容花朵重叠的状态。
  • 跂石:指高高的石头,表示高处。
  • 云客:云中的客人,隐喻那些生活在高处的人。
  • 长杨五柞:长杨指的是杨树,五柞是五棵柞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民生苦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真切观察。他通过描写杏花,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行阙养种园千叶杏花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杏花的绚丽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全诗以“白白红红”开篇,描绘出杏花的色彩,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接下来的“重重叠叠是精神”,则将这份美丽上升到精神层面,暗示了自然美与人类精神的相互关联。

诗中提到的“跂石眠云客”,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高高在上的石头和云端的客人,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即使在这样的境界中,春天的生机也依然存在,长杨和五柞树的存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和独特视角。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白红红两不真:杏花的白色和红色似乎不真实,暗示了花的色彩是表面的。
  • 重重叠叠是精神:花朵的重叠象征着一种精神状态,强调了花的内在美。
  • 谁言跂石眠云客:反问句,表示对高处生活的人的看法,诗人认为即使如此,依然能看到春天的景象。
  • 也见长杨五柞春:最终回归到春天的生机,体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杏花的色彩与精神状态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深度。
  • 对仗:如“白白红红”与“重重叠叠”,构成了对称美。
  • 反问: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度,激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探讨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春天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希望。
  • 白红:代表着纯洁与热情的对比。
  • 石头与云:象征着高远与超然的境界。
  • 长杨五柞: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白红红”指的是什么? A. 杏花的颜色
    B. 夕阳的颜色
    C. 大海的颜色

  2. “重重叠叠是精神”中的“精神”指代什么? A. 花的外表
    B. 内在的美
    C.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跂石”是指什么? A. 一种石头
    B. 高处的石头
    C. 低处的石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
  • 杜甫的《春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擅长自然描写,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豪情壮志,而杨万里则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
  • 杨万里 vs. 杜甫:杜甫的诗更具社会关怀,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个人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