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晚春即事二绝
原文展示
树头吹得叶冥冥,三日颠风不小停。
只是向来枯树子,知他那得许多青。
白话文翻译
树梢上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经过三天的狂风,似乎一点也没停下来。
只是那些以前已经枯萎的树木,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绿叶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冥冥:形容昏暗模糊,这里指叶子在风中摇曳的状态。
- 颠风:狂风,猛烈的风。
- 枯树子:枯萎的树木。
- 青:指绿色的叶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枯树子”与“青”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死亡的沉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末,杨万里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抒发对春天的思考,表现出对生命轮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风、树叶的描绘,反映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与枯木的对比,显示出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
诗歌鉴赏
《晚春即事二绝》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首句“树头吹得叶冥冥”以细腻的观察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轻柔的风吹拂着树叶,仿佛在营造一种梦幻的氛围。接下来的“三日颠风不小停”则通过时间的推移,强调了风的猛烈和自然的无常,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第三句“只是向来枯树子”则转向一种哲思,提及了枯木的存在,似乎在感叹生死轮回的自然法则。最后一句“知他那得许多青”则是对生命力量的深刻反思,枯树为什么会有绿叶的生长,这是生命的奇迹,也是自然的法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韧性,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头吹得叶冥冥:描绘春风中树叶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三日颠风不小停:强调风的持续与猛烈,表现出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 只是向来枯树子:引入对比,枯木与绿叶形成鲜明对照。
- 知他那得许多青:表达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枯树子”与“青”的对比,展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春天的景象展开,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生机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头: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叶冥冥: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颠风:象征自然的无常与变化。
- 枯树:代表死亡与凋零。
- 青: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冥冥”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光明的状态
- B. 昏暗模糊的状态
- C. 明亮的状态
-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现自然界的变化?
- A. 直接叙述
- B. 对比与反思
- C. 诗歌的韵律
-
诗中“枯树子”与“青”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 A. 生命与死亡
- B. 繁荣与衰败
- C. 暗与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别》: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 李白《月下独酌》:在自然中感受到孤独,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春天的生机与社会变迁,风格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研究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