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时间: 2025-01-17 10:05:54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

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作者: 李白 〔唐代〕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
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长沙的陈太守,他的气质如同青松那样高远清逸。英明的皇上赏赐他五匹骏马,他本是天池中的龙。湘水蜿蜒回旋,遥望衡山的五座峰峦。荣君即将启程离去,我却无法远远相随。

注释:

  • 长沙:地名,今湖南省长沙市。
  • 陈太守:陈寓,李白的友人,曾任长沙太守。
  • 逸气:指高远清逸的气质。
  • 青松:象征高洁不屈的品格。
  • 英主:指英明的皇帝。
  • 五马:古代官员出行时的随行马匹,象征地位和权力。
  • 天池龙:比喻才华横溢的人物。
  • 湘水:指湘江,蜿蜒曲折。
  • 衡山:湖南的一座名山,具有名胜古迹。
  • 荣君:即陈太守的尊称,表明对他的敬意。
  • 按节去:按规定离去,表示即将离任。

典故解析:

  1. 天池龙:出自《山海经》,传说中天池中的龙象征着非凡的才能和尊贵的地位。
  2. 五马:古代文人或官员出行时的荣誉象征,代表着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 湘水回九曲:湘江的特征,象征着旅途的曲折与风景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他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闻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写于李白与陈太守之间的友谊,表达了对好友即将离去的惆怅与不舍。诗中通过描绘陈太守的高洁气质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李白在《送长沙陈太守其一》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离别的感慨。开篇以“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点明了陈太守的高洁气质,这种气质犹如青松般高耸入云,不受外界的纷扰,显示了他作为官员的不凡风范。

接着,李白提到“英主赐五马”,不仅说明了陈太守的地位,也暗含对他权势的羡慕,诗人用“天池龙”来形容陈太守,进一步强调他卓越的才能与品格。这种夸张的比喻,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李白通过描绘湘江的蜿蜒曲折和衡山的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富有诗意的自然场景。这不仅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的旅途。

最后一句“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尽管对友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却无法伴随左右,突显了李白的孤独与友谊的珍贵。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介绍陈太守的身份与气质,表现他的高洁。
  2.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陈太守因才华而受赏,展现了他的非凡才能。
  3.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描绘湘江的美丽风景与衡山的壮丽,增强了诗的意境。
  4. 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池龙”,将陈太守比作龙,强调其卓越的才华。
  • 对仗:如“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形成和谐美丽的音韵。
  • 夸张:强调陈太守的高洁气质与才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离别与自然展开,传达了李白对陈太守的敬仰与不舍,体现了深厚的人情与浓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松: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2. 五马: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3. 湘水:代表自然之美,曲折的河流象征人生的起伏。
  4. 五峰:衡山的五座高峰,象征宏伟与雄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如何形容陈太守的气质? A. 像青松一样高洁
    B. 像海洋一样深邃
    C. 像星空一样神秘

  2. “英主赐五马”中提到的“五马”代表什么? A. 马匹的数量
    B. 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C. 行程的远近

  3. 诗中提到的“湘水”象征了什么? A. 友谊的深厚
    B. 自然的美丽与曲折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友人》:同样表现了离别与友谊,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淳朴。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不舍,风格上更为婉约。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