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45:07

去岁重阳踏路尘,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岁重阳踏路尘,
异乡今日恨还新。
如何佳节长为客,却恐黄花解笑人。
强饮破愁为乐酒,自怜多病足情身。
龙山旧事知难问,千载相期属此辰。

白话文翻译:

去年重阳节我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行走,
而今在异乡的我对这个节日的思念依旧如此强烈。
为何佳节我还要身为客人,却又害怕菊花会让我感到伤感。
我只能借着痛饮酒来解愁,自己却因多病而感到无奈。
龙山的旧事难以再问,千年之后只期望在此时此刻相聚。

注释: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象征长寿和团圆。
  • 踏路尘:路上的尘土,象征在外漂泊的艰辛。
  • 佳节长为客:在节日时身在异乡,感到孤独。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的主要象征。
  • 破愁为乐酒:用酒来驱散忧愁,寻求片刻的快乐。
  • 龙山:可能指作者曾经游历或生活过的地方,象征过往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强至,宋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节日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游子在外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情感牵挂。

诗歌鉴赏:

《九日二首》是强至在重阳节时的抒怀之作,展现了他深厚的乡愁和节日的孤独感。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去年的重阳,描绘了那条尘土飞扬的路,象征着离乡在外的艰辛与不易,情感真挚而细腻。接着,诗人表达对今时重阳的复杂心情,尽管是佳节,却又身为客人,感到孤独无奈,尤其是对黄花的提及,更渗透出深重的伤感。

在面对节日的快乐时,诗人却因身处异乡而感到无法解脱的愁苦,选择借酒消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健康的担忧。最后两句,借用龙山的旧事,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相聚的期望,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此交织,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打动人心,体现了诗人对乡土和亲情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岁重阳踏路尘:去年重阳节时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暗示旅行的艰辛。
    • 异乡今日恨还新:此时身在异乡,内心的惆怅与思念依旧如昨。
    • 如何佳节长为客:面对节日,身为客人,感到无奈。
    • 却恐黄花解笑人:黄花(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感到它会让自己更加伤感。
    • 强饮破愁为乐酒:用酒来驱散愁绪,追求片刻的快乐。
    • 自怜多病足情身:因身体多病,感到无奈与可怜。
    • 龙山旧事知难问:对曾经的回忆难以再追问,暗含对往事的怀念。
    • 千载相期属此辰:期待千年之后在此时此刻再次相聚。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去岁”与“异乡”、“佳节”与“长为客”形成对照,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菊花被用来象征节日,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表现了游子在节日时的孤独与无奈,传达了深厚的乡愁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重阳:象征团圆与长寿,但在诗中却引发游子的孤独感。
  • 黄花:菊花象征美好,却因其在节日的存在而令人感到悲伤。
  • :代表应对愁苦的方式,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对快乐的渴望。
  • 龙山:象征着过往的回忆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去岁重阳踏路尘”中“尘”指的是什么?
    A. 土壤
    B. 灰尘
    C. 路途的艰辛
    D. 生活的困扰

  2.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快乐
    D. 节日

  3.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解愁?
    A. 旅行
    B. 写诗
    C. 饮酒
    D. 睡觉

答案

  1. C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地强调了家庭的情感,而强至的《九日二首》则突出游子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