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暝。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刚刚睡醒,觉察到西风的凛冽。
小窗户旁边寂静无声,秋雨淅淅沥沥,听着这秋天的气息。
为什么如此多情,想要与流逝的岁月争斗?
残留的云朵渐渐消逝,懒洋洋地不想整理衣巾。
独自伫立在芝兰的花径上,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高柳:高大的柳树,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萧萧:形容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声音。
- 睡余:睡醒之后。
- 西风劲:西风强劲,暗示天气的转凉。
- 淅沥:形容细雨的声音。
- 流年:时光流逝。
- 残云暝:残留的云层渐渐变暗。
- 坠巾:衣巾掉落,形容懒散的状态。
- 芝兰径:指芳草鲜美的小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高柳”、“流年”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与离别、时光流逝相关联,反映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1148),字子美,号湘阴,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点绛唇·高柳萧萧》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流离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点绛唇·高柳萧萧》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对高柳、秋风、细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高柳萧萧”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也隐喻着流逝的岁月,似乎在诉说着人事的无常。
“睡余已觉西风劲”一句,表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面对西风的凉意,心中不免感到一丝凄凉。其次,“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展现了诗人静谧的内心世界,伴随着秋雨声,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季节的变迁。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表达了对流年不复的感慨,尽管内心充满情感,却无力与时间抗衡。最后,诗人以“独立芝兰径”结束,形象地描绘出他在这条芳草小径上独自沉思的情景,显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沉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柳萧萧:描绘秋天的柳树,营造出一种凉意和怀旧的氛围。
- 睡余已觉西风劲:从梦中醒来,感受到秋风的寒意,暗示时光的流逝。
- 小窗人静:静谧的环境,增加了孤独感。
- 淅沥生秋听:细雨声与秋季的气息相融合,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表达诗人对流逝时间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情。
- 残云暝: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暗示日落与时间的消逝。
- 坠巾慵整:懒散的状态,传达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感慨。
- 独立芝兰径:最后的独立与思考,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的摇曳比作秋风的声音,营造出自然的氛围。
- 拟人:将秋风与细雨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诗歌更有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诗人在描绘秋天景象的同时,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情与对时间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秋:代表成熟与凋零,寓意生命的轮回。
- 西风:象征着凉意与变迁。
- 云:代表着流逝与无常。
- 芝兰径:暗示雅致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柳”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凋零
- C. 冬天的寒冷
-
诗人“欲与流年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厌倦
- C. 对爱情的期盼
-
诗中“独立芝兰径”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热闹与喧嚣
- B. 孤独与沉思
- C. 快乐与欢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晏殊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前者更显孤独和惆怅,而后者则带有更强烈的抗争精神。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