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赠傀儡人刘师父)》

时间: 2025-01-19 20:47:00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

天然容貌施妆束。

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

当场喝采醒群目。

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
天然容貌施妆束。
把头全仗姓刘人,
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
当场喝采醒群目。
赠行无以表殷勤,
特将谢意标芳轴。

白话文翻译

这位傀儡人不需要牵丝操控,何必劳心去雕刻木偶呢?
他的自然容貌就像施了妆一样好看。
他的表演全靠姓刘的他,
在这里,他的技艺就像秦城筑成的建筑一样精致。
他的技艺高超,表演柔和而熟练,
当场就能赢得观众的喝彩,令众人惊醒。
我赠送这首诗以表我的感激之情,
特意用这篇诗来表达我的谢意。

注释

  • 牵丝:指操纵木偶的细线,暗指傀儡的操控。
  • 刻木:雕刻木偶,指手工制作。
  • 天然容貌:自然的外形,形容人的姿态。
  • 姓刘人:指傀儡人刘师父,强调其身份。
  • 秦城筑:可能指秦代的都城,象征精美的技艺。
  • 伎俩:技艺、手法。
  • 恢谐软熟:形容表演时的柔和、流畅与熟练。
  • 喝采:观众的赞美和叫好。
  • 芳轴:特指有芳香的卷轴,象征谢意的载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仁父,宋代诗人,擅长于描写人情世态和各种技艺,尤其对傀儡艺术有深刻的理解与体验。他的诗作多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关注社会生活和民间艺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仁父对傀儡艺人刘师父的赞美,反映了他对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视与欣赏。诗中通过对刘师父技艺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家及其技艺的敬意。

诗歌鉴赏

《踏莎行(赠傀儡人刘师父)》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展示了古代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诗中,刘仁父以轻松幽默的语调,对刘师父的傀儡技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开篇“不假牵丝,何劳刻木”便引人入胜,表明刘师父的技艺之高超,仿佛无需传统的操控和雕刻。此外,诗中提到的“天然容貌”与“妆束”,展示了傀儡人的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状态。刘师父的表演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整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傀儡表演的生动与真实,也蕴含了对刘师父的尊重与赞美。结尾“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则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刘师父的感激之情,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突出傀儡人技艺的高超,暗示其表演的自然与真实。
  2. 天然容貌施妆束:描绘傀儡人的外貌,表达其表演的吸引力。
  3. 把头全仗姓刘人:强调技艺来源于刘师父,突显其个人魅力。
  4. 就中学写秦城筑:将表演与秦城的建筑相提并论,表明技艺的精湛。
  5.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强调刘师父的技艺熟练且富有韵律感。
  6. 当场喝采醒群目:描绘观众的反应,展现表演的成功。
  7. 赠行无以表殷勤:表达赠诗的目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8. 特将谢意标芳轴:用诗作为谢意的载体,富有文雅之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傀儡表演比作建筑,突出其艺术的结构性与美感。
  • 对仗:整首诗的工整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通过“喝采醒群目”强调观众的热情反应,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傀儡人刘师父技艺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认可与尊重,同时也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傀儡:象征传统艺术与民间技艺。
  • 自然容貌:象征纯真与真实。
  • 秦城:象征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姓刘人”指的是谁?

    • A. 刘仁父
    • B. 刘师父
    • C. 刘家人
  2. 诗中“天然容貌施妆束”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技艺的高超
    • B. 外貌的吸引力
    • C. 材料的珍贵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感激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作品,描绘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
  • 《琵琶行》:白居易的作品,展现了音乐与艺术的魅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为庆祝艺术家,但更偏向豪放与个性,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 杜甫的《春望》: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融合了历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精选的宋代诗作,提供背景与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全面研究,适合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