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同前记旧四首 其一
崖斫以为巢,木斫以为棹。
一角荒湖驻小山,月出湖光渺。
小艇摇空波,岁月随昏晓。
自是伊人不肯来,来即同终老。
白话文翻译:
在悬崖上凿出巢穴,用木头雕刻成桨;
一隅荒凉的湖泊旁矗立着小山,月光照耀下湖面迷离。
小船在波浪中摇曳,时光随日夜交替而流逝;
只可惜那位心上人始终不肯到来,若她愿意前来,便与我共度余生。
注释:
- 崖:悬崖,指高耸的岩石。
- 斫:雕刻、凿刻。
- 棹:船桨,用于划船。
- 荒湖:荒凉的湖泊,暗示环境的孤寂。
- 渺:渺茫,模糊不清。
- 小艇:小船,象征孤独的漂泊。
- 伊人:美丽的女子,这里指代心上人。
- 终老:指到老,意味着长久的陪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崖斫以为巢”,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向往,理想的栖息地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方。诗句中的“伊人”也常见于古诗,象征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爱情,表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渴望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常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孤独的时刻,诗人可能正经历情感上的困惑与思考,借助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爱情的渴望。开头两句“崖斫以为巢,木斫以为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依赖,象征着对生活的追求与理想的构建。接下来的“荒湖驻小山,月出湖光渺”,则通过月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给人一种深思的空间。
“小艇摇空波,岁月随昏晓”,这一句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正如小船在波浪上漂泊,人生也是如此,充满了不确定性。“自是伊人不肯来,来即同终老”,最后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期盼与失落。这种深切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孤独生活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崖斫以为巢”——在悬崖上凿出巢穴,象征追求的栖息地。
- “木斫以为棹”——用木头制作船桨,展现生活的自给自足。
- “一角荒湖驻小山”——描述环境的荒凉与静谧。
- “月出湖光渺”——月光照耀下的湖面,营造出一种迷离的境界。
- “小艇摇空波”——小船在波浪中摇晃,象征着人生的漂泊。
- “岁月随昏晓”——时间如同日夜交替般流逝,带有无常之感。
- “自是伊人不肯来”——心上人未能如愿而至,表达失落。
- “来即同终老”——若她愿来,便可共度余生,寄托了对爱情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追求比作在悬崖上筑巢,用自然景观比拟人生的理想。
- 拟人:将时间与岁月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对仗:如“崖斫”与“木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的感叹,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心上人的期盼,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执着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崖:象征着高耸与危险,暗示追求的艰辛。
- 巢:代表栖息与归属,是心灵安放的地方。
- 湖:象征着宁静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 月光:象征着希望与梦想,同时也可能带来孤独的感受。
- 小艇:代表人生的漂泊与不确定性,暗示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伊人”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心上人
- C. 一位远方的亲人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
- C. 对时间的无奈
-
“岁月随昏晓”这句诗的意思是?
- A. 时间在流逝
- B. 白天与黑夜交替
- C. 生活充满乐趣
答案:
- B. 诗人的心上人
- B. 对爱情的渴望与孤独
- A. 时间在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达了对月光与爱情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月夜的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卜算子》与《夜泊牛津》(张继):两者都描绘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爱情的渴望,后者则关注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歌史》:详细介绍各个时期的诗歌风格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