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雨窗》
作者: 姚凤翙 〔清代〕
晓梦怯春寒,病骨腰围褪。
细雨廉纤不肯休,点点添孤闷。
目断岭云遥,不见鳞鸿信。
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梦境在春寒中显得有些怯懦,因病而瘦的我,腰围也显得松弛。细雨如丝,轻轻地落下,似乎不肯停歇,点滴之间加重了我内心的孤独与烦闷。望向远处的山岭,云雾缭绕,依稀看不见鸿雁的踪影。连日来,征帆停滞在何处,让我心中更加困扰不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梦:清晨的梦。
- 怯:害怕,畏惧。
- 春寒:春天的寒冷气候。
- 病骨:因病而羸弱的身体。
- 廉纤:细小而轻盈的雨丝。
- 孤闷:孤独而忧闷的心情。
- 目断:目光中断,指视线无法穿透。
-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 鳞鸿信:比喻鸿雁的消息。
- 滞征帆:停滞不前的船帆。
- 搅乱人方寸:使人的心绪混乱不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鳞鸿”指的是鸿雁,古代常用鸿雁传递消息,象征着归来与思念。诗人以此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凤翙,清代女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与生活。她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天气多变之时,诗人因病卧床,借窗外细雨抒发内心的孤独与烦闷,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卜算子·雨窗》是一首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词作。诗的开头“晓梦怯春寒”,描绘了清晨的寒冷气息让人对梦境感到恐惧,诗人以此表达了身体的虚弱和心理的脆弱。接着,通过细雨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无休止的孤独感,细雨的落下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她内心世界的写照。
“目断岭云遥”,诗人望向远方的山岭,却看不见任何消息,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里的“鳞鸿信”更是点明了思念之情,鸿雁象征着信息与联系,缺乏消息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
最后一句“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更是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连日的阴雨与思念的重压,让她的内心难以平静,仿佛在诉说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梦怯春寒:清晨的梦境在春寒中显得畏惧,表现出一种脆弱的情感。
- 病骨腰围褪:因病而显得瘦弱,反映诗人身体状况的虚弱。
- 细雨廉纤不肯休:细雨绵绵不绝,象征着内心的忧愁。
- 点点添孤闷:每一滴雨水都在加重我的孤独感。
- 目断岭云遥:眼望远方的山岭,云雾缭绕,表达对未来的渺茫。
- 不见鳞鸿信:看不见鸿雁的消息,强调思念的深切。
- 连朝何处滞征帆:连续多天的阴雨,船只停滞不前,象征着生活的无奈。
- 搅乱人方寸:内心的烦乱与不安,表现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细雨如丝,形象地描绘了场景,反映内心情感。
- 拟人:将细雨描述为不肯停歇,赋予了自然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细雨、孤独和思念,呈现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人在逆境中所感受到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梦:象征着清晨的希望与现实的失落。
- 细雨:代表着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 岭云:象征着未来的渺茫与不可知。
- 鳞鸿:代表思念与联系。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晓梦怯春寒”中的“怯”字意思是?
- A. 害怕
- B. 喜欢
- C. 忧虑
- D. 愤怒
-
“细雨廉纤不肯休”中的“廉纤”指的是?
- A. 细小而轻盈
- B. 粗大而沉重
- C. 暴风骤雨
- D. 阳光明媚
-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表达孤独与思念
- C. 讲述历史
- D. 叙述爱情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气势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形成对比,二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