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04 08:12:19

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

明月相随万里来,何处分真假。

问著总无言,有口番成哑。

荆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
明月相随万里来,何处分真假。
问著总无言,有口番成哑。
荆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者。

白话文翻译:

你究竟是谁,眼睛在眉毛下。
明月伴随我千里而来,何处分辨真假。
问你却总是无言,嘴巴说话却变成哑。
在荆棘丛中自在地生活,正是知音之人。

注释:

  • 咄咄:用以呼唤或问候,带有疑惑的语气。
  • 何人:指的是谁。
  • 明月:象征着清明、纯净的境界,也可能暗指思念或情感的寄托。
  • 总无言:一直没有说话,表现出无法言表的情感。
  • 番成哑:说话却变得哑口无言,表达了内心的无奈或困惑。
  • 知音者: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生卒年不详),字景茂,号渔山,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质朴、清新,常常蕴含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一个充满思索和哲理的时代。诗人可能是对人生、友情和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试图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开头以“咄咄汝何人”提问,表现了对对方身份的好奇与探寻,随即转向对明月的描写,暗示着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明月作为长途旅伴,寓意着诗人的孤独旅程。接着,诗人感叹语言的无力,尽管有口难言,内心复杂情感却难以表达,这种无言的状态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最后一句提到“荆棘林中自在身”,将知音的标准设定为能够在困境中自得其乐的人,显示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和知音的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咄咄汝何人,眼在眉毛下。
    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询问对方的身份,表现出一种探寻的态度。

  2. 明月相随万里来,何处分真假。
    明月象征着理想与梦想,诗人追随明月而行,却感到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

  3. 问著总无言,有口番成哑。
    尽管试图询问,却只能无言以对,增加了内心的孤独感。

  4. 荆棘林中自在身,即是知音者。
    最后一句强调真正的知音者,是能够在困境中保持自在的人,表达了对知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比喻理想的追求,荆棘比喻生活中的艰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和音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语:有口却成哑,表现出表面与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以及对真情实意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纯洁和理想,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荆棘:象征着生活的困苦和挑战,体现了诗人对知音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咄咄汝何人”中,“咄咄”是什么意思?
    A. 呼唤 B. 疑惑 C. 喜悦
    答案:A. 呼唤

  2. “明月相随万里来”中,明月象征什么?
    A. 亲情 B. 理想 C. 友情
    答案:B. 理想

  3. 诗中提到的“知音者”指的是?
    A. 能理解自己的人 B. 朋友 C. 亲人
    答案:A. 能理解自己的人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卜算子》 vs. 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探讨了孤独与对情感的渴望,但《卜算子》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如梦令》则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