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冲卿槐花》
时间: 2025-01-17 09:4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冲卿槐花
作者:韩维
翠葆连阴直,黄金布蕊齐。
流尘一开眼,急节重含凄。
蝶冷相携去,蝉清无数嘶。
翻风随御水,带雨落秋泥。
自喜凋零后,何嫌采掇稽。
朝緌映晨入,游袂拂宵携。
惨淡林烟早,轻明楼日西。
临溪如有此,当似武陵迷。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槐树叶子遮蔽了天空,金黄色的花瓣齐齐绽放。
流动的尘埃仿佛在一瞬间打开了眼界,急促的节奏中又带着些许的凄凉。
蝴蝶在寒冷中相互依偎而去,蝉鸣声清脆但无数。
微风随水流而动,带着雨水落入秋泥之中。
我自喜于凋零之后,何必在意被采摘或放置。
朝霞映照在晨光中,游动的衣袂轻拂夜色。
林中烟雾早已惨淡,楼上的阳光轻柔地西斜。
如果临溪有这样的景致,定会像武陵的美景一样令人迷醉。
注释:
- 翠葆:翠绿的叶子,形容槐树的浓密。
- 黄金布蕊:金色的花瓣,形容槐花的颜色。
- 流尘:指空气中的尘埃。
- 急节:快速的节奏。
- 蝉清无数嘶:清脆的蝉鸣声,数量众多。
- 翻风:微风的轻拂。
- 御水:指水流。
- 采掇:采摘和收集。
- 朝緌:指早晨的衣袂。
- 惨淡林烟早:形容树林中烟雾的早期消散。
- 轻明楼日西:指楼上的阳光柔和,向西斜去。
- 武陵:指《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桃花源,象征美好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字宗道,号孤云,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而闻名。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和冲卿的槐花而作,通过描写槐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槐花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开头以“翠葆连阴直,黄金布蕊齐”展现了槐树浓密的绿叶与金色花瓣的和谐美。接着,诗人通过“流尘一开眼”这一句,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与瞬间的觉醒,仿佛在轻声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随着“蝶冷相携去,蝉清无数嘶”的描写,蝴蝶与蝉构成了生机与宁静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翻风随御水,带雨落秋泥”一句则将自然景象与时间的流逝融为一体,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变迁。最后几句“自喜凋零后,何嫌采掇稽”表达了诗人对死亡与凋零的淡然态度,表现出一种宁静和释然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哲理的深思,令人感到既美丽又沉重,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葆连阴直:描绘槐树葱茏,叶子遮天,给人以浓密的视觉感受。
- 黄金布蕊齐:槐花盛开,色泽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 流尘一开眼:瞬间的觉醒,暗示时光的流逝。
- 急节重含凄:时间的急促与凄凉的心情交织。
- 蝶冷相携去:蝴蝶在寒冷中离去,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 蝉清无数嘶:蝉鸣清脆,但数量众多,暗示生命的繁盛。
- 翻风随御水:微风伴随水流而动,表现场景的动态美。
- 带雨落秋泥:雨水与泥土的交织,传达秋天的感觉。
- 自喜凋零后:对生命的接受与释然。
- 何嫌采掇稽:不在意被采摘或保存,展现一种处世态度。
- 朝緌映晨入:晨光映照,表现生命的美好。
- 游袂拂宵携:轻拂夜色,展现悠然的心境。
- 惨淡林烟早:林中烟雾早已散去,暗示时光的无情。
- 轻明楼日西:夕阳西下,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临溪如有此:如果有这样的场景,带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当似武陵迷:与武陵桃源相提并论,展现对宁静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葆”、“黄金布蕊”,通过颜色与形态描绘意象。
- 拟人:如“蝶冷相携去”,赋予生物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朝緌映晨入,游袂拂宵携”,增加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蝴蝶:象征自由与生命的脆弱。
- 蝉:象征生命的繁盛与短暂。
- 秋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归宿。
- 武陵: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翠葆”指的是: A. 绿色的草地
B. 槐树的绿叶
C. 竹子的荫蔽 -
“蝉清无数嘶”中的“蝉”象征: A. 寂静
B. 繁盛的生命
C. 凋零 -
诗中提到的“武陵”代表: A. 一种花
B. 理想的美好生活
C. 一位神话人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韩维的《依韵和冲卿槐花》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韩维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生命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