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寒食题净土寺一首》

时间: 2025-01-01 15:07:41

方见繁红绣小园,已随流水泛前村。

人於醽醁真无分,雨共秋千似有冤。

投老故应诸事懒,问春能得几分存。

不须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细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丙午寒食题净土寺一首
作者: 王阮 〔宋代〕

方见繁红绣小园,
已随流水泛前村。
人於醽醁真无分,
雨共秋千似有冤。
投老故应诸事懒,
问春能得几分存。
不须便作匆匆散,
更把松梅子细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小园里开满了繁红的花,花瓣随着流水漂流到村前。诗人感叹人们在美酒中几乎没有了联系,似乎雨水与秋千之间有着说不清的冤屈。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事情变得懒散,问春天还能剩下多少。无需匆忙散去,更要认真讨论松梅的滋味。


注释

  1. 繁红绣小园:繁盛的红花装点的小花园。
  2. 醽醁:美酒,这里指人们沉醉于酒中。
  3. 秋千:指一种玩乐的器具,这里带有些许忧伤的意味。
  4. 投老:年纪渐长,指年老。
  5. 匆匆散:匆忙离去,表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6. 松梅子:松和梅的果实,象征自然的滋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阮,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常体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诗人游历于净土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对往事的追思,结合个人的生活感悟,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开篇的“繁红绣小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仿佛在描绘一个美好的梦境。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惆怅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尤其是“人於醽醁真无分”,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美酒与朋友之间的淡淡失落。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老去的思考愈发深入,表达出了一种懒散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也是一种对过往的释怀。“问春能得几分存”则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尽管时光荏苒,依然希望能够细细品味生活中的点滴。最后一句“不须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细论”则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去细细品味生活的滋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方见繁红绣小园:描绘春日小园中花开的景象,色彩鲜艳,生机盎然。
    • 已随流水泛前村:花瓣随着流水漂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 人於醽醁真无分:人们沉醉于酒,失去彼此之间的联系。
    • 雨共秋千似有冤:雨水与秋千之间的无奈,暗指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投老故应诸事懒:年纪大了,面对生活变得懒散。
    • 问春能得几分存: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叹。
    • 不须便作匆匆散:不必匆忙离去,鼓励从容面对生活。
    • 更把松梅子细论:希望认真讨论生活中的细节与滋味。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感受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雨水与秋千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整齐而富有韵律感,使得诗歌朗朗上口。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强调在岁月流逝中珍惜当下,细品生活的滋味。


意象分析

  1. 繁红: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2. 小园:代表着个人的空间与内心的宁静。
  3. 醽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隔阂。
  4. 秋千:象征童年与快乐,同时也带有一丝忧伤。
  5. 松梅子:自然的象征,代表着生活的滋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年龄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感悟
    • D. 人际关系的疏离
  2. “人於醽醁真无分”中的“醽醁”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食物
    • C. 朋友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松梅子”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自然的滋味
    • C. 年龄
    • D. 春天的气息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王阮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涉及对生活的感悟,但王阮更侧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关注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阮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