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时间: 2025-01-17 09:44:43意思解释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原文展示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
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
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
湍激若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
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
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
大小几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白话文翻译
人们都喜欢新来的风景,龙却认得旧时的溪流。
不论是三伏天,短暂停留也觉得凉意如秋。
我自己在上面醉卧,任凭水流在下面奔涌,
激湍似乎要将我收回。世事如同这样流逝,不为谁而停留。
本无所求,随意居住,触碰那虚幻的船只。
东山的始末,暂且向灵洞与沈浮去吧。
想必那神仙的洞穴,如何能比得上提封万里,
大小琉球都在其中。但是只要有你的人才,何必去问世事的变迁?
注释
- 湫: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溪流。
- 凛生秋:感受到的凉意如同秋天。
- 触虚舟:触碰到那虚幻的船只,象征着对自由和心灵的向往。
- 琉球:古代对琉球群岛的称呼,象征着远方的美丽与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仲明,号石门,南宋时期的词人,生于1190年,卒于1260年。其为人正直、爱国,曾参与抗金斗争,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陈亮的词风豪放,兼具清丽与沉郁,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水调歌头》创作于陈亮与友人吴允成游览灵洞时。灵洞以其幽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是一首兼具自然之美与哲理思考的词作。陈亮在这首词中通过对灵洞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以“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引出人们对新景色的喜爱与对旧时光的怀念,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接下来,诗人通过“小住便觉凛生秋”的感受,传达出时节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凉意,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诗人在水流之上醉卧,象征着对生活的洒脱与放逐,任凭世事如水流般逝去,不为谁留,显得格外豁达。
后面的描写通过“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方向与价值,而“神仙窟穴”与“琉球”的对比则进一步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整首词流畅而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深邃思考,体现了陈亮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人们喜欢新的风景,而龙却记得旧时的溪流,暗示着对旧时光的留恋。
- 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即使在三伏天,短暂的停留也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反映出时节变化的敏感。
- 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我在水面上沉醉入眠,任凭水流在我身下奔流,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湍激若为收:水流急促似乎要将我收回,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与无法把握。
- 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世事就这样流逝,不为任何人停留,体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我本无所求,随意栖息,偶然触碰那虚幻的船只,表现对自由和内心的追求。
- 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东山的起止,暂且向灵洞与沉浮而去,暗示对未知的探索。
- 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想必那神仙的洞穴,如何能比得上提封万里,表现理想的遥远与渺小。
- 大小几琉球:提及琉球,象征美好与遥远的理想。
- 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只要有你的才能,何必去问世事的变化,强调内在才华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采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音韵美感。
- 拟人:将龙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趣味和情感深度。
- 比喻:用“虚舟”象征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增加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灵洞的描绘,展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象征着力量与旧时的记忆,承载了文化的厚重感。
- 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流动不息。
- 灵洞:象征着理想与追求,隐喻一个人精神的向往之地。
- 琉球:象征美好与遥远的理想,代表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爱新来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旧事的怀念
- B. 对新事物的喜爱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时间的无奈
-
“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意在说明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没有人能阻挡
- B. 人生无常
- C. 生活的无趣
- D. 追求理想的重要性
-
诗中提到的“灵洞”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C. 过去的回忆
- D. 现实的困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苏轼《水调歌头》与陈亮的作品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苏轼的作品更具悲壮与抗争精神,而陈亮则显得更加洒脱与豁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陈亮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