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盖仙山院
作者: 何薳 〔宋代〕
旧闻山隐弥天释,
几欲从谈不二门。
寻到经窗收足座,
却应宾主两忘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对话的思考。诗人听说山中有隐士的深奥解说,几次想要亲自去探讨这“不二门”的道理。最终来到这座寺院,坐在经窗前,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但在这种宁静中,宾主之间却都忘了言语。
注释:
- 山隐:指隐士或隐居的地方,传达出一种远离尘世的状态。
- 弥天释:意指广阔的天地间,隐士的思想被解释和传播。
- 不二门:是佛教术语,代表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 经窗:指寺院中供读经的窗户,象征着智慧和启迪。
- 宾主:指诗人和寺院主人,象征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乏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佛教和道教思想,体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何薳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时期,他可能经历了社会动荡或个人困惑,选择隐居以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宁静的山院生活,展现了诗人与隐士之间的心灵对话。诗中“旧闻山隐弥天释”一句,描绘出一种对超脱世俗的渴望,隐士的智慧如天际般宽广,让人向往。接下来的“几欲从谈不二门”则表明诗人对道理的追求,渴望从中领悟更深的真理。
“寻到经窗收足座”显示出诗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体现出对佛教思想的尊重和追求。而最后一句“却应宾主两忘言”则是对这种追求的深刻反思,真正的理解往往超越了语言的表达,心灵之间的默契才是最真实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思想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闻山隐弥天释:听说隐士的哲理深奥如天,令人向往。
- 几欲从谈不二门:几次想要追随探讨这一超越二元的道理。
- 寻到经窗收足座:最终来到寺院,坐于经窗前思考。
- 却应宾主两忘言:但在这种宁静中,宾主之间反而忘却了言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的智慧比作广阔的天空,象征其深不可测。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真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隐:象征隐士生活,代表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向往。
- 经窗:象征智慧的源泉,提供思考与反思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何薳的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世俗的厌倦
-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追求
-
“不二门”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普通的门
- B. 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 C. 一种旅行的方式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交流的重要性
- B. 内心的宁静和默契
- C. 对话的必要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陶渊明的诗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反映了隐逸的美好,与何薳的思想相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