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吟边
作者: 黄庚〔宋代〕
落尽茶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
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茶蘼花落尽,燕子尚未归来,小园中显得十分寂静,柴门紧闭。我正在吟诵,却苦于没有诗句可写,风中飘来的杨花扑打着客人的衣裳。
注释:
- 茶蘼:指茶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花落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燕未归:指春燕未归,传达了离别和归来的情感。
- 小园寂寂: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小园,表现孤寂的氛围。
- 掩柴扉:柴扉是木质的门,这里暗示着门的关闭,阻隔外界。
- 吟边:吟诵的边缘,指在吟诵时感到缺乏灵感。
- 杨花:指杨树的花朵,常在春季飞舞,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 扑客衣:杨花飘落在客人的衣服上,暗示着春天的轻盈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茶蘼花落尽之时,作者在寂静的小园中感受到孤独与灵感缺失,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困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吟边》作为黄庚的一首古诗,展现了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开头两句通过“落尽茶蘼”和“燕未归”这两组对比,展示了春天的凋零和归来的期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小园的“寂寂”和柴扉的“掩”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春天的归来,而诗人却被孤独所包围。
第三句“吟边正苦无诗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困境,虽然在吟诵,却苦于没有灵感。这种创作上的阻碍使得诗人的内心更加沉重,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失落。而最后一句“风递杨花扑客衣”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杨花的飘落不仅是自然的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引发了对生命、时间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黄庚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尽茶蘼燕未归:茶蘼花落,传达春天的结束,燕子未归则暗示着离别与期待。
- 小园寂寂掩柴扉:小园的静谧,营造出孤独的氛围,柴门的关闭象征着隔绝。
- 吟边正苦无诗料:在吟诵的时刻感到灵感的缺乏,表现出诗人的无奈。
- 风递杨花扑客衣:春风中杨花随风飘散,轻轻落在客人的衣服上,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无常。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茶蘼”与“燕子”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凋零与归来的希望。
- 拟人:杨花“扑客衣”,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意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灵感与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 茶蘼: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迅速逝去。
- 燕子:代表着归来与希望,体现了人们对团聚的期盼。
- 小园: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杨花:象征春天的轻盈,也暗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茶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 D. 一种果实
-
诗中“燕未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离别的哀伤
- C. 对归来的希望
- D. 对孤独的感慨
-
“风递杨花扑客衣”中的“扑”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对比
- C. 比喻
- D. 排比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庚的《吟边》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但李清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黄庚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