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畅图中四散人,
藤床对坐遣闲情。
搔头真有爬梳态,
搐鼻应无喷嚏声。
扪虱未能谈世事,
捻髭元不为科名。
一时快意皆真乐,
谁把丹青写得成。
白话文翻译:
在《四畅图》中,四个人散坐着,
在藤床上对坐,闲聊着情趣。
挠头时的神态好似在梳理,
而捏鼻子时不必发出喷嚏声。
抓虱子时未能谈论世间事,
捻着胡须本不为名利。
此时的快意全是真乐,
谁能将这快乐用画笔描绘出来呢?
注释:
- 四畅图:指的是一种绘画作品,描绘四位闲适的人物。
- 藤床:用藤条编制而成的床,象征轻松、舒适的生活。
- 搔头与搐鼻:描绘人物的自然动作,表现出一种随意和放松的状态。
- 扪虱:抓虱子,象征对琐事的关注。
- 捻髭:捻动胡须,表示一种悠闲自得的姿态。
- 丹青:指的是绘画,常用于形容艺术创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华,号玉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闲适诗,作品多表现自然和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黄庚的《题四畅图》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题四畅图》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诗中的意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四个散坐的人物通过藤床这一细节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人物细微动作的描写,传达了他们对世俗的超然和对生活乐趣的领悟。诗中“搔头真有爬梳态”和“捻髭元不为科名”展示了人物的洒脱,仿佛在说,他们虽然身处世俗,却不受其束缚,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谁把丹青写得成”则是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表达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局限,暗示了真实的快乐难以用画笔准确再现。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呈现出一种隐逸而又豁达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畅图中四散人:描绘出画面中的四位人物,四散而坐,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藤床对坐遣闲情:二人对坐在藤床上,意在闲聊,体现出一种闲适的情感。
- 搔头真有爬梳态:挠头的动作生动形象,恰似在整理思绪,展现出自然之态。
- 搐鼻应无喷嚏声:捏鼻的动作轻松随意,表明他们的悠闲。
- 扪虱未能谈世事:抓虱子,寓意对琐事的关注,而非高谈阔论世事。
- 捻髭元不为科名:捻胡须的动作反映出人物对名利的漠然。
- 一时快意皆真乐:此刻的快乐是真正的乐趣,强调了内心的满足。
- 谁把丹青写得成:反问艺术创作的局限性,指出真实的快乐难以用艺术捕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的动作比喻人物的悠闲。
- 拟人:通过人的行为描绘出闲适的生活意境。
- 对仗:如“搔头”与“搐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突出了一种内心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床:象征舒适与闲适。
- 搔头、捻髭:代表自然、随意的人生态度。
- 丹青:象征艺术,暗示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四畅图》中,四个人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讨论世事
B. 闲聊情趣
C. 研究艺术
D. 旅行 -
“谁把丹青写得成”这句的主要意思是?
A. 艺术创作很容易
B. 真实的快乐难以用画笔描绘
C. 画画需要技巧
D. 艺术家很难成功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题四畅图》均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自然的交融,而后者则强调闲适与人际交往的乐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