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简杨赤文兄弟》
时间: 2025-01-04 12:3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簏堆愁,酒痕成泪。
风光只解供憔悴。
古之贫者是何人,
锦囊佳句来驴背。
是此生涯,尽多况味。
蠹馀鼠剩难教废。
今之贫者是何人,
与君共拟诗瓢醉。
白话文翻译:
书桌上堆满了忧愁,酒杯的痕迹化作了泪水。
美好的风光只懂得让人更加憔悴。
古时候的贫者又是谁呢?
他们的锦囊佳句是驴背上带来的。
这样的生活,尽是各种滋味。
书虫啃噬的残余也难以教人废弃。
而今的贫者又是谁呢?
愿与君共酌,醉于诗中。
注释:
- 书簏:书桌,古时称书案或书桌。
- 酒痕:酒杯留下的痕迹,这里比喻因为饮酒而流出的眼泪。
- 憔悴:形容忧愁、疲惫的状态。
- 锦囊:指盛装书信或诗句的袋子,古时诗人常用。
- 驴背:古代书生往往骑驴出行,象征贫穷的学者。
- 蠹馀鼠:指书虫和老鼠,象征书籍的损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知识分子困境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古今贫者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踏莎行》通过对比古今贫者的生活境遇,深刻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诗歌的慰藉。诗的开头“书簏堆愁,酒痕成泪”,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古代贫者的境遇,他们虽贫困却能“锦囊佳句来驴背”,显示出一种文化的自豪感和精神的富足。
而现代贫者则相对失去了这种文化传承,诗人感叹“今之贫者是何人”,不仅是在询问身份,更是在探讨当今社会对文化的忽视。最后一句“与君共拟诗瓢醉”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诗歌的向往,通过饮酒作诗来寻求心灵的寄托。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诗歌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书簏堆愁:书案上堆满了忧愁,暗示诗人因世事多愁而感到压抑。
- 酒痕成泪:饮酒后留下的泪水,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苦楚。
- 风光只解供憔悴:美好的风景只能使人更加憔悴,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 古之贫者是何人:提问古时的贫者身份,设下思考的基调。
- 锦囊佳句来驴背:古贫者虽贫乏却有文化,令人敬佩。
- 是此生涯,尽多况味: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感受到生活的多重滋味。
- 蠹馀鼠剩难教废:即使有损坏的书籍,依旧难以舍弃知识的价值。
- 今之贫者是何人:再次提问,探讨现代人的困境。
- 与君共拟诗瓢醉:愿与友人共同吟诗作乐,寻求精神的寄托。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贫者的对比,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
- 比喻:如“酒痕成泪”,用酒痕隐喻内心的愁苦。
- 排比:多次使用“是何人”,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探讨贫困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出在困境中追求精神寄托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古今贫者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簏:象征知识的积累与精神的追求。
- 酒痕:代表内心的苦痛与释放。
- 锦囊:象征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 驴背:反映贫困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书簏堆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忧愁
c) 无奈 -
“古之贫者是何人”这句诗意在强调? a) 古人的富有
b) 古人的智慧
c) 古人的身份 -
“与君共拟诗瓢醉”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财富的渴求
答案:
- b) 忧愁
- b) 古人的智慧
- b) 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 《登高》(杜甫):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与《踏莎行》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精神的追求,但《登高》更多地集中于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而《踏莎行》则着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