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德器寄道州怪石
作者: 曾几 〔宋代〕
一去春陵郡,天星几度回。
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
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
是谁营致此,石友似陈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离开春陵这个地方,天上的星星已经转了几圈。如今我居住在镜湖,山石却是从道州而来的。我指着那双岩石,轻轻抚摸,心中不禁微笑。究竟是谁把这些石头精心安排在这里,它们的形状和陈雷的风采几乎相同。
注释:
- 春陵郡:指春陵这个地方,可能是作者曾经游历的地方。
- 天星几度回:形容时间的流逝,天上的星星转了几次,暗示作者在思念和追忆。
- 镜湖:指一个清澈如镜的湖泊,寓意环境的优美。
- 双岩:指两块突出的岩石,可能象征着友谊或自然的奇观。
- 摩挲:轻轻抚摸,表示对岩石的亲近之情。
- 石友似陈雷:用“陈雷”来形容石头的形态或气质,暗含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干,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气息浓厚的时代。他以山水诗著称,喜欢描绘自然景观,并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几游历道州时写的,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他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道州怪石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便以“去”字引入,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描绘了自己在镜湖的宁静生活,透过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双岩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奇妙,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指点”和“摩挲”,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最后一句“是谁营致此,石友似陈雷”,引发读者的思考,似乎在探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这种哲理的思考使得作品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去春陵郡:表达了游子的离去和对故乡的思念。
- 天星几度回: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的追忆。
- 身今镜湖住:自述的生活状态,表现宁静。
- 山自道州来:强调自然的来历,暗示人与自然的联系。
- 指点双岩出:通过指点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环境的感知。
- 摩挲一笑开: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愉悦。
- 是谁营致此:引发对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思考。
- 石友似陈雷:通过比喻,表达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岩石比作“石友”,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特征。
- 拟人:对岩石的描写使其具有人情味。
- 对仗:在“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中展现对仗工整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我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陵: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思念。
- 镜湖:代表着清澈与宁静,内心的安宁。
- 双岩:象征着自然的奇巧与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陵郡”代表什么? A. 作者的故乡
B. 一处山川
C. 一种情感 -
“天星几度回”暗示了什么? A. 星星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
“石友似陈雷”中的“陈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岩石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种艺术风格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对山水的深厚情感。
诗词对比:
- 曾几的《何德器寄道州怪石》与王维的《桃源行》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曾几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与孤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