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者无敌》

时间: 2025-01-01 14:40:19

仁人所在人心萃,鱼爵丛渊固自归。

天命到头还不外,东征西怨岂容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人所在人心萃,
鱼爵丛渊固自归。
天命到头还不外,
东征西怨岂容违。

白话文翻译:

仁者所到之处,众人的心都向他聚集;
在深渊中的鱼儿,自然也会向他归来。
命运的尽头终究不会有别的结果,
东征西讨的怨恨又怎能随意违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仁人: 指有仁德的人,象征着善良和宽厚。
  • 心萃: 心意聚集,众人心向往之。
  • 鱼爵: 鱼类与爵位的结合,意指在深渊中游动的鱼儿。
  • 固自归: 自然会归来。
  • 天命: 指上天的旨意或命运。
  • 东征西怨: 指东征西讨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怨恨。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仁者无敌”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仁德的力量与影响力。仁者的品德能吸引众人,获得支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仁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风格典雅而深邃。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仁德的重视,寄托对社会和谐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仁者无敌”为主题,从多个层面探讨了仁德的强大力量和人心的向往。开篇强调了“仁人”的重要性,表明有仁德的人总是能聚集众人的心,暗示仁爱能够引导人们的行动和情感。接着,借用“鱼爵”的意象,形象地表现出无论多么深邃的环境,真诚的仁德总是能吸引人们的归来,彰显了仁者的魅力。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命运的思考,强调天命的不可逆转,暗示无论是东征西怨,最终都无法脱离仁德的影响。整首诗在构思上层次分明,情感深刻,体现了对仁爱与人心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仁人所在人心萃” - 仁者之所到,众人心向之,表现了仁德的吸引力。
  2. “鱼爵丛渊固自归” - 鱼在深渊中,自然会向仁者归来,象征仁德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3. “天命到头还不外” - 命运的最终归宿不会有其他,暗示仁德的必然性。
  4. “东征西怨岂容违” - 表示无论外界如何冲突,仁德的力量不可违逆。

修辞手法:

  • 比喻: “鱼爵”比喻人心,表达仁德的吸引。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表现出仁者的巨大影响力和人心向往的自然法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人: 象征着道德典范,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 : 代表自由与归属,暗示人在仁德面前的归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仁人”指的是: A. 有仁德的人
    B. 有权势的人

  2. “鱼爵丛渊”中的“鱼”象征的是: A. 人的自由
    B. 人的财富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强调: A. 权力的重要性
    B. 仁德的力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仁者爱人”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普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看出两者对人生态度的不同。陈普强调仁德与和谐,李白则更关注个人的豪情与放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论语注解》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