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漱紫泥》
时间: 2025-01-04 08:5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旁雨漱紫浮泥,高底成山下底溪。
谷转峰回云出岫,沙翻石走草缘堤。
波生蟋蟀漂新宅,水落蚍蜉识旧蹊。
大地山河亦如此,看来只是许高低。
白话文翻译
在路旁,雨水冲洗着紫色的浮泥,山的高低与溪水的深浅交替。
山谷蜿蜒,峰峦回环,云雾从山岫中升起;
沙石翻滚,草木沿着堤岸生长。
波浪间蟋蟀在新宅上漂浮,水退去后,蚍蜉认得旧的道路。
大地与山河也是这样,表面上看似高低起伏,实则各有千秋。
注释
- 雨漱:指雨水冲刷的意思。
- 紫浮泥:指被雨水冲洗后呈现紫色的泥土。
- 高底:指高低,形容山与溪的高度差异。
- 谷转峰回:形容山谷曲折,山峰环绕的景象。
- 水落蚍蜉识旧蹊:指水退后,蚍蜉又能认出以前的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与陆游、范成大齐名。杨万里强调自然景物的直接感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雨漱紫泥》成诗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多难。诗人在此背景下,借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变化的思考,反映出对世事高低起伏的哲理理解。
诗歌鉴赏
《雨漱紫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田园诗,诗中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雨后大地的生机与变幻。开篇以“道旁雨漱紫浮泥”引入,细腻地描绘了雨水冲刷后的泥土,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高底成山下底溪”则通过高低的对比,展现出地形的多样性。
中间的“谷转峰回云出岫”进一步深化了空间的层次感,云雾缭绕在山间,给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感觉。诗人通过沙翻石走,草缘堤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鲜活的生命力和生态的和谐。
后半部分转向了生命的哲理,“波生蟋蟀漂新宅”中的蟋蟀象征着新生,水落后的“蚍蜉识旧蹊”则让人思考时间与记忆的关系。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让人感受到在变迁中依然存在的不变之物。
最后一句“大地山河亦如此,看来只是许高低”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自然界的高低起伏象征着人生的起落,内涵深远,令人深思。整首诗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旁雨漱紫浮泥:描绘了雨水冲刷后,路旁紫色泥土的清新景象。
- 高底成山下底溪:高山与溪水的起伏,展现出地形的复杂与变化。
- 谷转峰回云出岫:形容山谷的曲折,云雾从山岫中升起,给人一种变幻的美感。
- 沙翻石走草缘堤:草木在沙石间生长,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生机。
- 波生蟋蟀漂新宅:波动引发蟋蟀在新居上漂浮,体现出新生的象征。
- 水落蚍蜉识旧蹊:水位下降,蚍蜉能认出旧路,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持久。
- 大地山河亦如此:总结前面的描写,强调自然的变化。
- 看来只是许高低:指出自然的高低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生蟋蟀”将蟋蟀与波浪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如“水落蚍蜉识旧蹊”,赋予蚍蜉识路的能力,增添了诗句的趣味性。
- 对仗:如“谷转峰回”,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高低起伏的哲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在变化中寻求恒常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泥:象征着生命的厚重与泥土的滋养。
- 云岫:象征着高远与不可捉摸的理想。
- 蟋蟀:代表着生命与新生的希望。
- 蚍蜉:象征着微小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底成山下底溪”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高山与溪流的对比
B. 云雾的形态
C. 蟋蟀的生活环境 -
“水落蚍蜉识旧蹊”中“蚍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昆虫
C. 一种水生动物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高低起伏
C. 乡村的宁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作品相比,杨万里的《雨漱紫泥》更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陆游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志向。两者虽然都关注自然,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