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时间: 2025-01-17 09:23:16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

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

虽云九客沮,未足一客嗔。

古有弑君者,羊羹为不均。

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兴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主人有十客,共食一鼎珍。
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
虽云九客沮,未足一客嗔。
古有弑君者,羊羹为不均。
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主人邀请了十位客人一起共享美食,但其中一位客人却没有分到食物,导致了其他人也受到影响。尽管有九位客人感到沮丧,但这并不足以弥补那位客人的愤怒。诗中还提到古代有杀君之事,与羊羹的分配不均有关,最后告诫人们不要以天下士去比较那些回避现实的人。

注释:

  • 主人: 指宴请的人。
  • 十客: 十位客人,象征众多。
  • : 古代用来烹饪的器具,象征珍贵的食物。
  • : 失望、沮丧。
  • : 生气、不满。
  • 弑君者: 指杀掉君主的人,暗指对权力不公的愤怒。
  • 羊羹: 一种食物,象征分配不均。
  • 首阳人: 指那些逃避现实的人,源于古代传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鲁山,宋代诗人,主张诗歌应重视情感与现实。其作品多以政治、社会为主题,关心民生,关注士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失落之时。诗人以聚会的场景为引,隐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与矛盾,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杂兴》以宴会为背景,通过十位客人共同进餐的场景,反映出人际关系和社会分配的不公。诗中“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一句,生动地传递了不平等带来的连锁反应,突显出社会中个体命运的相互关联。尽管有九位客人感到沮丧,但那位没有食物的客人则表现出更为强烈的不满,表现了人性中对公平的渴求。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古有弑君者”,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权力和分配不公的批判,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的和谐,而应关注底层的不满和愤怒。最后一句“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则意味着不应简单地将士人视为高尚,而应注意到他们中也有逃避责任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展现了梅尧臣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主人有十客: 设定场景,主人邀请了十位客人,暗示众多与热闹。
  2. 共食一鼎珍: 共同享用珍贵的食物,象征团结与共享。
  3. 一客不得食: 引入矛盾,突显不公平。
  4. 覆鼎伤众宾: 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缺失影响到所有人,反映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5. 虽云九客沮: 九位客人感到失望,表现出对不公的反应。
  6. 未足一客嗔: 强调个体的愤怒更加显著,说明了情感的差异。
  7. 古有弑君者: 引用历史,提升诗的深度。
  8. 羊羹为不均: 食物的分配不均引发的暴力行为暗示社会动荡。
  9. 莫以天下士,而比首阳人: 警示世人要反思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修辞手法:

  • 比喻: “覆鼎”比喻不公的影响。
  • 对仗: 整首诗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 象征: “羊羹”象征社会分配的不公。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集中在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呼吁人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珍贵的资源和团结。
  • 客人: 代表不同的社会角色与声音。
  • 羊羹: 代表社会资源的分配与不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客”象征什么? a) 友谊
    b) 众多的社会角色
    c) 财富
    答案: b) 众多的社会角色

  2. “覆鼎伤众宾”表达了什么? a) 个人的困境影响到集体
    b) 聚会的快乐
    c) 食物的美味
    答案: a) 个人的困境影响到集体

  3. 诗中提到的“首阳人”指的是? a) 高尚的人
    b) 逃避现实的人
    c) 忍耐的人
    答案: b) 逃避现实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杂兴》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比,两者在聚会场景中都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但梅尧臣更关注社会不公,李白则更多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梅尧臣相关研究论文与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