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有感》
时间: 2025-01-01 17:5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至有感
作者: 冯时行 〔宋代〕
萧辰俛仰及严冬,白发空云是至公。
造雪不成天本恕,唤梅未醒句无功。
可能人事无消长,只待天时有变通。
节物相关愁似醉,一庭霜叶一窗风。
白话文翻译:
在这萧瑟的冬天,我仰望苍茫的天空,白发苍苍的我感叹世事无常。
想要造雪,却发现天意不容,呼唤梅花,却发觉它尚未苏醒,所作的诗句也徒劳无功。
或许人间的事物没有真正的消长,只能静待时光的变化。
节气轮回带来的忧愁如同醉酒,一庭的霜叶,一窗的寒风,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辰:指萧瑟的时光或冬天。
- 俛仰:低头仰望,形容人心情的沉重。
- 至公:指公正,表示对时间的看法。
- 造雪:创造雪景,寓意对自然的向往。
- 唤梅:呼唤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消长:指事物的变化。
- 节物:指节气和季节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唤梅”可以与中国古典诗词中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的品格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材,号紫云,宋代诗人,曾任官职,作品多以山水、咏物为主,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气,象征着阳光的回归,诗人在冬至时写下此诗,表达对严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期待。
诗歌鉴赏:
《冬至有感》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冬天的萧瑟,体现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白发空云”自喻,暗示着自身的衰老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造雪不成天本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不得不承认天意无常。
而“唤梅未醒句无功”则表达了诗人期盼春天到来的心情,然而梅花尚未苏醒,期待的情感无法实现。接下来的“可能人事无消长,只待天时有变通”则是一种哲学思考,诗人意识到人间事物变化的无常,只有等待时光的流转。
最后两句“一庭霜叶一窗风”,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了内心的惆怅,令人感受到冬季的冷清和孤独,整体上表现了对生活的沉思与对季节更迭的敏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辰俛仰及严冬:描绘冬天的萧瑟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 白发空云是至公:白发象征衰老,空云则暗示对未来的无奈。
- 造雪不成天本恕:试图创造美好却遭遇挫折,表现出对自然无法掌控的无奈。
- 唤梅未醒句无功:期待梅花开放却无功而返,表现出对春天渴望的失落。
- 可能人事无消长:人间事物的变化往往不如人意,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 只待天时有变通:等待时光的变迁,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节物相关愁似醉:节气的变化带来忧愁,似醉状态下的迷茫。
- 一庭霜叶一窗风:通过具体景象传达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萧辰俛仰及严冬”与“白发空云是至公”。
- 比喻:通过“白发空云”来比喻衰老与无常。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变化的期待,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天:象征寒冷和孤独。
- 白发:象征衰老、时光的流逝。
- 梅花:象征希望和春天的到来。
- 霜叶:象征冬季的冷清与凋零。
- 窗风:象征外部环境的寒冷与内心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发空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快乐
D. 忧愁 -
“唤梅未醒句无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与失落
B. 快乐与满足
C. 无聊与烦恼
D. 愤怒与悲伤 -
诗人对人事的看法是什么?
A. 事事如愿
B. 无常与变化
C. 只求顺利
D. 永恒不变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即事》——陆游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冯时行的《冬至有感》与陆游的《冬夜即事》都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但冯时行更注重内心的情感,陆游则更强调对历史的感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