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呈监试》
时间: 2025-01-01 17:4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笔阵词锋已破坚,深深帘幕度微烟。
纷袍幸免催诗雨,堆案何堪造傍天。
走马共知难看锦,得鱼自笑已忘筌。
芙蓉岂待春风力,偶失知音勿断弦。
白话文翻译:
笔阵如同锋利的剑,已经破开了坚固的防线,轻烟透过深深的帘幕飘散而出。
纷乱的袍子幸而没有催促出诗雨,堆满书案的我又怎能承受那高大的天空。
骑马的人都知道,看锦绣的景致是多么困难,而我却因得鱼而自得其乐,已经忘却了渔网的存在。
芙蓉花难道只等春风的力量,偶然失去知音也不必断绝琴弦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笔阵:指诗文的阵势,形容写作的气势。
- 词锋:指诗词的锋芒和犀利的表达。
- 袍:指衣服,形容诗人或文人的形象。
- 傍天:指天空的边缘或高处,形容壮观的景象。
- 筌:古代捕鱼的工具,象征束缚和限制。
- 芙蓉:指荷花,象征清雅和美好。
- 知音: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强调友谊和共鸣。
典故解析:
- “走马共知难看锦”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无奈,骑马而行,难以欣赏美好的风景,暗示人生的困境。
- “得鱼自笑已忘筌”暗示对物质与精神的不同追求,得到了某种成就而忘却了束缚自己的工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元亨,号澄怀,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尤其是在表现个人情感、自然景物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诗词创作的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与无奈。
诗歌鉴赏:
《诗呈监试》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怀的诗作。诗人以“笔阵”和“词锋”开篇,便将其文人身份和写作的锐气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深深帘幕度微烟”描绘了一个隐秘而深邃的创作环境,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追求。
“纷袍幸免催诗雨,堆案何堪造傍天”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尽管外界的纷扰与压力未曾对其创作造成实质影响,但诗人仍感到负担沉重,难以承受这份责任。
接着的“走马共知难看锦”,不仅是对人生的感慨,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思。最后的“芙蓉岂待春风力,偶失知音勿断弦”则传达出一种坚韧与乐观,表达了即使在失去知音的情况下,依然要坚持自己的追求与信念,仿佛是在鼓舞自己。在整首诗中,冯时行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笔阵词锋已破坚:开篇直接以“笔阵”暗指诗人的写作,表明其文才与锐气已然突破了常规的束缚。
- 深深帘幕度微烟:形象地描绘出写作时的氛围,隐喻着灵感的微妙。
- 纷袍幸免催诗雨:表达了外界的纷扰并未影响到其创作,反映出诗人的淡定。
- 堆案何堪造傍天:通过书案的堆积感受到内心的沉重,暗示了责任的压力。
- 走马共知难看锦:骑马仿佛在象征追求的艰难,反映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得鱼自笑已忘筌:获得成就后,忘记了束缚自己的工具,暗示一种自由的状态。
- 芙蓉岂待春风力:芙蓉花不一定要依赖春风,象征着自我生长的力量。
- 偶失知音勿断弦:即使失去知音,也不应放弃自己的追求,表达了坚持的勇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笔阵”比作阵势,提升了诗词的气势。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如芙蓉象征美好,而“筌”则象征束缚,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思考,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阵:象征文人写作的力量与气势。
- 深深帘幕:暗示隐秘的创作环境。
- 芙蓉:象征纯洁和理想。
- 知音:象征理解与支持,强调友谊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笔阵”指的是:
A. 诗人的写作状态
B. 诗人的笔墨
C. 诗人的情感
答案:A -
“走马共知难看锦”中的“走马”象征:
A. 追求
B. 逃避
C. 旅行
答案:A -
“得鱼自笑已忘筌”的意思是:
A. 忘记过去
B. 享受成就
C. 放弃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冯时行的《诗呈监试》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生活的思考,但冯时行更注重内心的挣扎,而王维则更重视自然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是冯时行《诗呈监试》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