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王声见赠》

时间: 2025-01-14 05:04:07

平生未分作臞仙,抵柲英豪不直钱。

效智连年居定鼎,策勋何日上凌烟。

高情独寄猗兰操,壮志应存宝剑篇。

途辙悬知腾上速,请看火色映鸢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答王声见赠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平生未分作臞仙,
抵柲英豪不直钱。
效智连年居定鼎,
策勋何日上凌烟。
高情独寄猗兰操,
壮志应存宝剑篇。
途辙悬知腾上速,
请看火色映鸢肩。

白话文翻译:

从未曾分得“臞仙”的道理,
抵挡那些英豪不以金钱计较。
效仿智者,年年居于鼎盛,
何时才能策马登上高峰?
我的高尚情操寄托在兰花上,
壮志应常怀在宝剑之中。
行路的轨迹虽悬,但我知道飞腾的速度,
请看那火焰的颜色映照在鹰的肩上。

注释:

  • 臞仙:指道教中修炼成仙的高人,形容追求仙道的理想。
  • 抵柲:抵挡、对抗,这里意指不以金钱来衡量。
  • 定鼎:指安稳的地位,这里用作隐喻成功与权势。
  • 凌烟:指高升、飞升,这里寓意着成就和理想的达成。
  • 猗兰:兰花,象征高洁的情操。
  • 宝剑篇:指有壮志的诗篇,象征勇气与决心。
  • 途辙:路的轨迹,象征人生的道路。
  • 火色映鸢肩:比喻光辉灿烂的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蕴含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回应了王声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以及对金钱与地位的反思。诗中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高洁的情操。

诗歌鉴赏:

《次韵答王声见赠》是一首意象丰富、情感深邃的诗。诗人在开头以“平生未分作臞仙”表明自己对于道教追求的思考,暗示他并不追求那种脱离现实的理想,而更注重现实中的英豪之气。接下来的“抵柲英豪不直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金钱的淡泊,突出了个人的价值观。

诗中“效智连年居定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智者,努力追求卓越的决心。随着“策勋何日上凌烟”,诗人渴望能有一日能登上更高的成就,展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高情独寄猗兰操,壮志应存宝剑篇”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将高尚的情操与壮志理想结合,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自身价值的坚持。

最后两句“途辙悬知腾上速,请看火色映鸢肩”则展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虽然人生之路充满不确定性,但他坚信自己能够像鹰一样展翅高飞,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未分作臞仙:表明自己未曾追求脱离世俗的仙道。
  2. 抵柲英豪不直钱:强调对金钱的淡泊,重视个人价值。
  3. 效智连年居定鼎:希望效仿智者,追求卓越。
  4. 策勋何日上凌烟:渴望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
  5. 高情独寄猗兰操:寄托高尚情操于兰花,象征纯洁。
  6. 壮志应存宝剑篇:壮志与勇气并存,象征理想与决心。
  7. 途辙悬知腾上速:虽然路途悬殊,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8. 请看火色映鸢肩:展现未来的光辉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方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火色映鸢肩”,用火光比喻未来的希望与成就。
  • 象征:兰花和宝剑分别象征着高尚情操和壮志豪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旨在表达对理想与抱负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强调了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努力奋斗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臞仙:道教理想,象征追求超脱。
  • 兰操:象征高洁的情操与品德。
  • 宝剑:象征勇气与决心。
  • 火色:象征未来的希望与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生未分作臞仙”意指: A. 追求金钱
    B. 追求超脱的理想
    C. 追求权势

  2. “高情独寄猗兰操”中的“猗兰”象征: A. 财富
    B. 高洁情操
    C. 个人成就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理想的追求与信念
    C. 对权势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同样展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强调豪放与对未来的渴望;而杜甫的《望岳》则体现了对自然和理想的追求,两者均与葛胜仲的作品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各自的风格与意象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读》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诗词技巧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