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杭州山》
时间: 2025-01-06 05:18: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杭州山
作者:苏轼 〔宋代〕
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
晚阴云失莽,一作杪,落日犹在塔。
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
送客渡石桥,迎客出林樾。
幽寻本真性,往事听徐说。
钱王方壮年,此邦事轻侠。
乡人鄙贫贱,异类识英杰。
立石像兴王,遗址今岌。
功勋三吴定,富贵四海甲。
归来父老藏,崇高畏倾压。
诗人工讥病,此欲恣挑抉。
流传后世人,谈笑资口舌。
是非今已矣,兴废何仓卒。
持归问禅翁,笑指浮沤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山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先描写山村的迷离与寺庙的钟声相互应答,傍晚时分云层低垂,落日依然挂在塔尖。接着,诗人与两位和尚一起漫步在青山下,送别客人渡过石桥时,迎接新的客人走出树林。诗人思索着人生的本真,听着往事的娓娓道来。
然后,诗人提到钱王当年壮年时的英雄事迹,以及乡人对贫贱的看轻,相比之下,异乡人却能识别出真正的英雄。立石像纪念兴王的地方如今已变得岌岌可危。接着,诗人谈到三吴的功勋与四海的富贵,归来后乡亲们对崇高的事物感到畏惧与压迫。
最后,诗人提到后世的诗人对他人的讥讽与批评,似乎想要过分纠结于他人的看法。是非对错已经不重要,兴衰也不必匆匆而论。诗人最后幽默地向禅师请教,禅师却只是笑着指向那些浮沤而已。
注释
- 坞:小村庄。
- 莽:茂密的草木。
- 杪:指晚期,此处可能指傍晚。
- 石桥:指连接两岸的桥。
- 林樾:树林的阴影。
- 钱王:指钱塘王,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 崇高:指崇高的价值或理想。
- 挑抉:指挑剔、指责。
- 浮沤:指表面的泡沫,象征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和书法都有极高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杭州山》写于苏轼被贬至杭州期间,他在此地游览山水,感悟人生。杭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他,使得他在游历中产生了诸多感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哲学思索。
诗歌鉴赏
苏轼的《游杭州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与友人、僧侣共同游玩的情景,诗中流露出对乡土的深情和对历史的眷恋。开篇的“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落日与塔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对人与自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他通过与友人、和尚的交流,探讨了人生的本质与价值。特别是在提到“乡人鄙贫贱,异类识英杰”时,苏轼表达了对人们眼光的批判,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山水的壮丽,又有历史的积淀,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最后以禅师的幽默回应收尾,显示出苏轼对浮华的看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整首诗既有深邃的思想,又有自然的美感,显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平村坞迷:描绘山的平坦和村庄的迷雾,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野寺钟相答:寺庙的钟声与自然的宁静相互应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晚阴云失莽:傍晚的阴云像是失去了生机的草木,暗示时间的流逝。
- 落日犹在塔:落日余晖映照在塔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行招两社僧:与两位和尚同行,暗示着对佛教哲理的向往。
- 送客渡石桥:送别朋友,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迎客出林樾:迎接新朋友,表现出诗人的热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钟声:象征佛教文化的深厚与哲理。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的《游杭州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大海的波涛
- B. 山村的宁静
- C. 城市的喧嚣
-
“乡人鄙贫贱,异类识英杰”意指:
- A. 乡人对贫贱的轻视
- B. 异乡人对英雄的识别
- C. 两者皆是
-
诗人最后向禅翁请教,禅翁指的是:
- A. 浮沤
- B. 山水
- C. 明月
答案
- B (山村的宁静)
- C (两者皆是)
- A (浮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自然山水,但更多体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困境。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壮丽的山水,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