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拟古九首》
时间: 2025-01-06 04:59: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繖平积乱,犀渠破余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英雄和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沉思。诗中提到冯冼和古烈的妇女,代表了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在梁武帝和隋文帝的时代,国家经历了多次变革,世事艰难,但人们依然心系国家。诗人希望为这些遗老留下铭志,以安慰他们的思念之情。遗民的苦难无从询问,所写的句子也不可轻信。诗人愿意亲自去探访,寻求真实的经历,最终希望通过音乐与诗歌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注释
- 冯冼:古代中国著名的女性英雄,通常与国家的忠诚和勇气联系在一起。
- 梁武后、隋文时:指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回顾。
- 磷缁:指的是对名利的追逐,诗人一心追求真理。
- 铭志:为古人留下铭记的文字,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 犦牲菌鸡卜:指用牲畜、菌类、鸡卜等进行占卜,象征求真求实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文学上成就卓越,诗、词、散文均有很高的造诣,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在面对社会动荡、政治斗争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注。诗歌中融合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文精神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形式上继承了古诗的风格,但在内容上却充满了苏轼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反思。通过对古代女性和英雄的描绘,诗人不仅在探讨历史的变迁,也在思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诗中反复出现的“铭志”与“父老思”两组词,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关切。苏轼运用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展示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历史的敬畏。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英雄的坚定,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冯冼古烈妇:指古代的勇敢女性,象征着忠诚与英勇。
- 翁媪国于兹:提到当今的长辈,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 策勋梁武后:回顾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展现诗人的历史观。
- 三世更险易:经历过多次变迁,显示出历史的复杂性。
- 一心无磷缁:强调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不被名利所惑。
- 锦繖平积乱:以美丽的画面反映社会的混乱。
- 庙貌空复存:庙宇虽空,但精神依旧存在。
- 碑版漫无辞:碑文虽多,情感却难以言表。
- 我欲作铭志:表达希望留下铭记的愿望。
- 遗民不可问:对遗民的苦难无从得知。
- 犦牲菌鸡卜:象征着对真实的探索。
- 铜鼓壶卢笙:用音乐来送别与迎接,展现文化的传承。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将历史人物与当代人情感相结合,增强诗意。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民众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意象分析
- 冯冼:象征女性的勇气与力量。
- 庙貌:代表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铜鼓壶卢笙:象征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展现文化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冯冼”代表了什么含义? A. 古代勇敢女性
B. 政治家
C. 诗人
D. 商人 -
诗人希望为谁留下铭志? A. 自己
B. 遗民
C. 朋友
D. 家人 -
诗中提到的“庙貌空复存”意味着什么? A. 历史的消失
B. 文化的传承
C. 人民的痛苦
D. 政治的混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苏轼《和陶拟古九首》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强调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苏轼更多地关注社会与历史的变迁,而陶渊明则专注于个人的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轼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